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人口密集、治理复杂、风险多元、诉求多样等诸多挑战。近年来,通过积极探索符合城市特点和规律的基层党建新路,形成并不断深化网格化党建,进一步提高城市基层党组织的统筹协调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服务群众能力以及维护稳定和促进发展能力,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从“建立组织”到“形成体系”,构建全面覆盖的党建网格矩阵。创新网格党组织设置模式,科学设置网格组织架构,探索形成与城市基层党建三级联动体系相贯通、与社会基层治理网格相融合、与区域化党建相适应的党建网格矩阵。推进网格工程,织密建强居村一线组织体系,实现网格党组织的精准有效覆盖。依托网格优势,加快实现新兴领域组织体系全覆盖。探索成立街区党支部或网格党支部等实体性党组织;针对灵活办公、商居融合等新就业形式、新居住形态,由邻近居民区党总支或楼宇党委兜底覆盖。设立片区网格,建立健全五级网格组织体系,逐步形成“街镇党工委一片区网格党组织一居民区党总支一微网格党支部一楼组党小组”五级网格党建组织体系。
从“单一驱动”到“协同联动”,形成扁平高效的治理体系。网格化党建通过发挥网格党组织的统筹协调作用,实现资源整合,推动城市治理向协同协作转变。网格党组织在传达政策文件、推进落实重大任务、解决重要民生问题等工作中的职能作用,推动力量真正下沉,通过实体化办公、联动式巡查等方式,进一步加强条块协同,提升联动处置效率。选优配强网格力量。由街镇班子成员、相关职能部门中层干部以及居村干部担任网格党组织书记,并整合下沉干部、在职党员、群团骨干等力量担任网格“第二书记”,建立社区治理学院加强网格队伍系统性培训,发挥优秀居村党组织书记的传帮带作用,进一步提升网格治理能力。发挥数据赋能作用。上海深入推进“智慧党建”,加强网格内党建数据与治理数据的融通,构建集走访联系、网格管理、诉求处置等于一体的数据平台,加强对发现问题的分析研判,实时了解网格事项处置进程,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从“一元主体”到“多元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在推进网格化党建的过程中,以“党员带骨干、骨干带群众”的工作思路,完善多元议事协商机制,搭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深化区域单位联建共建机制,构建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完善多元议事协商机制。针对利益主体多元化、群众诉求多样化的实际,注重从社区的共同意识、友邻关系、公共利益等出发,打造灵活多样的“议事厅”“议事会”。搭建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在网格党组织的牵引下,推进楼事会、街事会、路管会、街区党建联盟等自治平台建设,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作用,挖掘社区能人达人建立“社区合伙人”机制。
深化发展,接续奋斗。坚持用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办法不断破解难题,在提升组织聚合力、协同穿透力、队伍战斗力、服务凝聚力上持续用力,推动网格化党建全面发展、不断进步。(贵州省榕江县两汪乡人民政府:杨金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