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治理是保障民生福祉与生态安全的基础工作。随着经济发展、村民生活改善,农村生活垃圾量大幅增长,但农村条件有限,垃圾难以进行无害化处理,污染了农村生态环境。
一是保留粗放的垃圾处理方式,堆放点未发挥环保效能。当前农村虽已设置有垃圾堆放点,但大部分村民仍普遍采用简单焚烧或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造成环境污染。
二是存在“小、散、远”分布监管困境。村庄布局散、居住点零散,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常隐于田间、山林、河道等“监管死角”,传统“人盯人”巡查难以全覆盖。
三是垃圾堆放点规划失当。当前农村虽逐步规范堆放点,但部分村庄为控成本仅设1-2个集中点,偏远村民扔垃圾耗时较长,被迫就近乱堆处理。同时,部分垃圾堆放点缺遮雨、防渗漏设施,雨天污水易横流导致“二次”污染。(仁里水族乡人民政府:吴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