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常于“问诊把脉”,以修身之尺,筑廉洁之心
时间 :   2025-08-22 17:3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梁吉银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群众感知政府温度的“最近一米”。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辛勤工作,廉洁奉公,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问诊把脉,自警自省自重,敢查“内外因”。修身如治病,唯有敢直面“病灶”、善查“内外因”,方能筑牢廉洁根基。对党员干部而言,“问诊把脉”不是走过场的自我标榜,而是以自警为“镜”、自省为“尺”、自重为“戒”,深入剖析思想与行为背后的根源,既查自身修养的“内因”短板,也找外部环境的“外因”影响,在敢查真改中守住底线、永葆本色。修身路上无捷径,廉洁途中需笃行。唯有以自警自省自重为“良方”,敢查“内外因”、敢改真问题,才能在一次次“问诊把脉”中净化思想、规范行为,让廉洁之心始终澄澈,让为民之路行稳致远。


思想盈补,对照党规党纪,常熬“大补药”。若将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比作“健康肌体”,那么党规党纪便是滋养初心、抵御“腐败病毒”的“良方”。思想的“钙”不会自动充盈,廉洁的“魂”需要持续培育。唯有以党规党纪为“药引”,主动熬制、常服不懈“思想大补药”,才能在自我充盈中筑牢信仰之基,让廉洁初心永葆活力。思想盈补非一时之功,廉洁修身需久久为功。唯有以党规党纪为“纲”,持续熬制、常服“思想大补药”,在理论学习中强信念、在自我检视中找差距、在笃行践诺中固根本,才能让思想始终“充盈有力”,让廉洁初心始终“坚如磐石”,在为民服务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笃行呵护,勇担责任使命,能服“苦口方”。“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党员干部而言,践行责任使命的道路从非坦途,那些看似“难咽”的“苦口方”——啃“硬骨头”的攻坚、涉险滩的突破、受委屈的坚守,恰恰是锤炼党性、守护初心的“良方”。唯有以笃行之心主动接过、坚定服下这些“苦口方”,才能在担当中成长,在磨砺中筑牢为民根基。“苦口方”虽难咽,却是成长的“营养剂”;责任使命虽沉重,却是前行的“指南针”。党员干部唯有以笃行之心,主动服下“攻坚、扎根、任怨”的“苦口方”,在“吃苦”中锤炼本领、在担当中考验初心,才能让为民之路走得更稳、行得更远,真正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基层干部是连接党和群众的“纽带”,他们的廉洁,是群众幸福感的“底气”,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每一位基层干部守住廉洁底线,办好每一件民生小事,就能汇聚起信任的力量,让党的政策真正惠及千家万户,让民生福祉的“第一道防线”坚不可摧。(贵州省从江县东朗镇人民政府:梁吉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