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关乎亿万农民的幸福生活,关乎国家发展的根基稳固。党的领导是乡村振兴的“定盘星”,只有牢牢把握党建引领这一关键,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大动力,才能破解乡村发展难题,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绘就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新图景。
党建引领治理有效,夯实乡村振兴“减压阀”。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直接关系到乡村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活力。要将党的“神经末梢”延伸到乡村治理的最前沿,构建“党委领导、群众自治、多元参与”的治理格局,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化解矛盾、凝聚共识的“主心骨”。
运用“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将党员编入网格担任网格员,负责政策宣传、民情收集、矛盾调解等工作,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针对村级事务决策,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由党组织牵头,党员带头征求群众意见,确保每一项决策都符合民意、顺应民心。同时,鼓励党员带头参与村规民约制定与执行,带头抵制陈规陋习,推动形成“大家事大家议、大家管”的良好治理氛围,让乡村在有序治理中迸发和谐活力。
党建赋能人才振兴,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素,没有人才支撑,乡村振兴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充分发挥党建在引才、育才、用才中的主导作用,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队伍,为乡村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主动对接高校、企业等资源,搭建人才引进平台,通过政策扶持、项目合作等方式,吸引返乡青年、大学生、科技人才等扎根乡村。同时,注重培育本土人才,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开展种植养殖、电商运营等技能培训,让“土专家”“田秀才”在乡村振兴中发光发热。建立党员与人才结对帮扶机制,为人才解决住房、子女教育等实际问题,让人才安心留在乡村、用心服务乡村,形成“人才回流、智力汇聚、发展提速”的良性循环。
党建聚力生活富裕,筑牢乡村振兴“幸福基”。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标,体现着乡村振兴的成效与温度。要以党委为纽带,整合各类资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群众在发展中共享成果,切实提升获得感、幸福感。
党组织牵头整合土地、资金等资源,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富民产业,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农民就业增收。针对困难群众,实施党员结对帮扶,党员带头落实帮扶政策,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同时,推动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党组织牵头建设农村文化活动广场等设施,改善农村教育、医疗条件,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真正实现“日子有奔头、生活有甜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乡村振兴非一日之功,需要久久为功的韧劲与担当。唯有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以党建激活乡村发展的“一池春水”,才能让乡村在时代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让亿万农民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收获实实在在的幸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筑牢乡村根基。(贵州省从江县斗里镇人民政府:许青青、赵家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