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村庄与企业如同田垄与车间的守望者,而党组织则是连接二者的红色纽带。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村庄企业党组织联建共建模式,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田埂间播撒希望,在厂房里凝聚力量,奏响了城乡融合、互利共赢的和谐乐章。
组织联建聚合力,筑牢堡垒强根基。“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村庄党组织熟悉乡土人情却往往面临资源短缺,企业党组织拥有技术资金却急需扎根土壤,联建共建让两者实现了“1+1>2”的效能跃升。通过建立联合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联过、组织生活联抓等机制,打破了村企党组织的壁垒,让党员队伍在互学互鉴中锤炼党性。企业党员带着技术走进田间地头,村庄党员带着民情融入生产车间,双方在组织生活中交流发展思路,在攻坚一线发挥先锋作用,使基层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心骨和服务群众的贴心人。这种组织上的深度融合,不仅激活了基层党建的神经末梢,更构筑起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产业联兴促发展,激活引擎增效益。发展是硬道理,产业是硬支撑。村庄企业党组织联建共建的核心,在于让产业链与党建链同频共振。企业党组织发挥技术、市场、管理优势,帮助村庄盘活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培育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村庄党组织则为企业提供政策对接、用工保障、矛盾调解等服务,让企业在乡村发展中无后顾之忧。从“订单农业”到“直播助农”,联建党组织始终站在产业融合的最前沿,带领群众在产业链上增收致富。当田垄里的农产品通过企业的渠道走向全国,当村庄的闲置资源通过企业的投资焕发新生,联建共建的成果便化作了群众口袋里的“真金白银”,成为乡村振兴最坚实的物质基础。
民生联办暖人心,共享成果谋幸福。“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村庄企业党组织联建共建的落脚点,始终是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企业党组织通过捐资助学、修建基础设施、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反哺乡村,村庄党组织则通过优化人居环境、开展文化活动、化解邻里矛盾等举措提升群众幸福感。在联建党组织的推动下,泥泞小路变成了柏油大道,破旧校舍换成了崭新教学楼,留守村民找到了家门口的工作。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也让“党建引领、共建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
从组织共建到产业共兴,从资源共享到民生共富,村庄企业党组织联建共建的红色纽带始终紧密相连。它一头牵着乡村的烟火气,一头系着企业的发展梦,在党建引领的持续发力中,必将让田垄更添生机、车间更增活力,让乡村振兴的实践在基层落地生根、行稳致远。(山东省莱西市沽河街道办事处: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