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成长之路,既需要春风化雨的滋养,亦离不开细致入微的守护。在各地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生动实践中,一支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组成的“五老”队伍,正以党建为引领,凭借岁月沉积的智慧与热忱,为青少年的成长之路保驾护航,谱写着“银发”育“朝阳”的动人篇章。
党建引领是凝聚“五老”力量的“红色引擎”。各级党组织将关心下一代工作作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抓手,构建起“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关工委协调、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建立党员联系“五老”制度、设立“五老” 党支部等方式,把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关爱青少年的工作优势。在党组织的感召下,一批批退休不褪色的老同志主动请缨,带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活跃在校园课堂、社区广场、田间地头,让“银发”力量在党的旗帜下汇聚成守护青少年的磅礴动能。
“五老”用红色基因筑牢青少年的信仰之基。老战士们带着军功章走进校园,在“沉浸式”党史课堂上,用枪林弹雨中的亲身经历讲述“什么是初心使命”;老干部们结合从政生涯,在主题宣讲中解读“国之大者”的深刻内涵。“五老”红色宣讲团走进中小学校园,以“小故事”阐释“大道理”,让红色故事成为青少年成长的“精神营养餐”。这些带着温度的教育,让红色基因融入中华血脉,让家国情怀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五老”用专业所长照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老教师们发挥“传帮带”作用,为乡村学校的孩子开设“课后托管小课堂”,既辅导功课又培养兴趣;老专家们走进科普基地,用通俗的语言讲解航天知识、生态保护,激发青少年的科学探索热情。老干部们主动担任“生涯规划导师”,结合自身奋斗经历为中学生解读职业选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这些精准化的帮扶,让“五老”的经验智慧成为青少年成长的“导航仪”。
“五老”用真情关爱温暖青少年的心灵港湾。针对留守儿童、困境青少年等群体,“五老”们主动结对帮扶,用“爷爷奶奶”般的关怀填补情感空缺。在贵州,“五老”志愿者定期上门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开展心理疏导,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代理家长”。“五老”陪伴式关爱,不仅解决了实际困难,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了爱的种子,教会他们懂得感恩、传递温暖。
如今,在党建引领下,“五老”关爱行动已成为各地社会治理的耀眼名片。未来,我们要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完善 “五老” 工作保障机制,为老同志发挥作用创造更好条件。(贵州省从江县加勉乡党建工作办公室:石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