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在实干担当中彰显党员本色
时间 :   2025-08-13 19:2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李若飞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作为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广大党员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改革发展的第一线,一言一行关乎党的形象,一举一动连着民心向背。唯有以“实”字打底、以“干”字为先,在实干中践行使命,在担当中彰显本色,才能真正成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合格党员。


筑牢思想根基,把稳实干“方向盘”。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信念是前进的动力。个别党员存在“守摊子”“混日子”的心态,根源在于理想信念“总开关”出现松动,把“党员身份”当光环,把“为民服务”当口号。要始终把理论学习作为终身课题,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精神滋养,深刻领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内涵要义,把“为民造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经常性开展党性体检,对照党章党规党纪校准偏差,对照先进典型查找不足,在思想淬炼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让实干担当成为融入血脉的行动自觉。


锤炼过硬本领,练就担当“铁肩膀”。“责重山岳,能者方可当之。”面对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新挑战,有的党员存在“本领恐慌”,遇到矛盾问题“绕道走”,碰到急难险重“往后缩”,说到底是能力素质跟不上发展需求。要主动到基层一线“墩苗壮骨”,在乡村振兴的田野间、信访维稳的前沿阵地、项目攻坚的主战场经风雨、见世面。要发扬“挤”和“钻”的精神,针对岗位需求补短板、强弱项,既要懂政策、通业务,又要会沟通、善落实,在实践中练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硬功夫。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在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探索新思路、新办法,让创新活力在实践中充分涌流。


聚焦为民服务,找准实干“落脚点”。“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党员干部的价值,最终要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要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常到田间地头听民声,多进社区院落问民意,把群众的“急难愁盼”记在心上、抓在手上。针对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环境整治等民生热点,既要解决“柴米油盐”的小事,也要攻克“民生短板”的难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让群众感受到变化、得到实惠。要力戒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工程,不做“表面文章”,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让每一份努力都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考验。


严守纪律底线,筑牢廉洁“防火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员干部的作风直接影响党的公信力。要时刻绷紧纪律规矩这根弦,在小事小节上严以修身,在人际交往中保持清醒,坚决抵制“微腐败”“人情围猎”,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要主动接受监督,把权力置于“阳光之下”,在工作中讲原则、守底线,在生活中重品行、作表率。要带头弘扬优良家风,管好家人、处好亲友,以清正廉洁的形象赢得群众信任,让党的旗帜在基层高高飘扬。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新征程是实干家的征程。广大党员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业绩,用实干担当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山东省莱西市沽河街道:李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