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东、华北、东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洪涝与地质灾害频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峻威胁。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与台风多发期的叠加考验下,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打赢防汛抢险救灾硬仗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这场与自然灾害的较量,既是对治理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初心使命的叩问。唯有让党旗始终飘扬在抢险一线,方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筑起守护家园的“红色堤坝”。
一、领导干部靠前指挥: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扛起政治担当
防汛救灾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硬仗,领导干部的靠前指挥是稳定军心的“定盘星”。通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面落实防汛责任,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赴南宁、梧州等地现场督导,到瑞丽农场社区党委构建四级责任体系实现“零伤亡”,实践反复证明,唯有领导干部身先士卒,才能带动党员干部冲锋陷阵。当前,更需严格落实预警响应联动机制,科学调配救援力量,确保“叫应”机制直达基层责任人,以“宁可十防九空”的谨慎,换取人民群众的绝对安全。
二、基层党组织冲锋陷阵:以“战斗堡垒”之姿筑牢生命防线
基层党组织是防汛救灾的“神经末梢”。通知强调,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通过党员突击队、责任区等形式动员群众。瑞丽农场150余名党员干部开展全链条闭环管理,排查隐患92处,实现“人歇机不歇”的轮值排涝;广西桂林市组织426支防汛先锋队,转移安置群众24万人。这些案例生动诠释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面对灾情,需进一步发挥网格化治理优势,紧盯江河堤坝、城乡易涝点等薄弱环节,确保群众“应转尽转”。同时,动员新就业群体党员参与救援,如柳州“海上党支部”志愿服务队,织密群防群治的防护网。
三、党员干部挺膺担当:以“我是党员我先上”的誓言践行初心
“共产党员不只是一种身份,更意味着责任、担当、奉献。”在防汛一线,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尤为关键。广西钦州市党员养殖户组成志愿服务队,南宁市村干部用皮划艇为受困村民运送物资,彰显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深刻内涵。通知要求健全党员应急动员机制,将防汛表现作为干部评价、党员发展的重要依据。这既是对担当精神的激励,更是对为民初心的淬炼。唯有党员干部以“洪水不退我不退”的信念冲锋在前,群众才能真切感受到“主心骨”的力量。
四、制度优势凝聚合力:以“全国一盘棋”的协作彰显制度伟力
防汛救灾需要多方协同。通知明确要求非受灾地区支援灾区,水利、电力、交通等部门党组织联动配合。广西推广“党建+网格+大数据”模式,统筹机关企事业单位资源;瑞丽农场前置储备20余种救援物资,实现“力量到点、物资到人”。这种制度优势正是我国应对重大灾害的底气所在。未来需进一步强化科技赋能,提升防灾精准度,同时用好专项党费支持重建,让制度温暖直达民心。
从战“疫”到抗洪,历史一次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风雨来袭时人民群众最可靠的主心骨。当前,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以通知精神为指引,将防汛救灾作为主题教育实践的考场,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赤诚,书写“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惊涛骇浪中从容前行,为强国建设筑牢安全屏障!(贵州惠昇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张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