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腐败”看似只是几顿饭、几杯酒的小事,实则暗藏大患,它不仅是触碰纪律红线的大事,更是滋生腐败的温床,有些党员干部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党性原则,模糊了纪律底线。违规吃喝问题如同附骨之疽,不仅败坏党的形象,更会严重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以零容忍态度坚决遏制这一顽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和制度防线。
认清违规吃喝的危害,筑牢思想警醒之基。违规吃喝绝非单纯的“人情往来”,而是思想的“腐蚀剂”。有些党员干部在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和企业老板吃点喝点不算什么,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当作耳旁风,将公款吃喝当作联络感情的润滑剂,把高档餐饮场所视为权力寻租的交易所,在推杯换盏中进行利益输送。这些思想偏差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使党员干部在不知不觉中丧失原则、突破底线,有的党员干部的腐败之路,正是始于酒桌饭局上的放松警惕,最终沦陷在人情裹挟下的泥潭中走不出去,从吃一顿饭演变为办一件事,一步步突破纪律底线,最终滑向腐败深渊。
强化思想教育,筑牢拒腐防变之魂。抵制违规吃喝,根本在于拧紧思想总开关,让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拒绝“舌尖上的诱惑”。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党纪、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内容,深刻理解一顿饭可能毁掉一生的道理,明白违规吃喝不是小事,而是触碰红线的大事,从思想上建立“不敢吃、不想吃”的自觉。同时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价值观,牢记“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觉抵制吃喝文化的侵蚀,把更多精力放在为群众办实事上,而非沉迷于饭局酒桌。
严守纪律规矩底线,筑牢制度约束之墙。扎紧制度笼子是关键。要通过完善公务接待、财务报销等规章制度,明确纪律红线,让党员干部明白“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在哪吃、和谁吃”,消除打擦边球的空间。同时,要畅通监督渠道,鼓励群众举报,让违规吃喝在阳光下无所遁形。对顶风违纪、隐形变异的违规吃喝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通报一起,以“零容忍”态度形成震慑,让党员干部不敢越雷池一步。
违规吃喝不仅关乎党员干部作风,更关乎党性。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时刻绷紧纪律之弦,自觉抵制各种诱惑,以清正廉洁的作风赢得群众信任,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贡献力量。(贵州省从江县加勉乡党建工作办公室: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