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以“五问五争”为笔 书写我与经开区的故事
时间 :   2025-07-09 19:4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侯鑫伟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留下的都是成长的痕迹。来到基层工作的五年里,见证了经开区韩乐坊商圈点亮“夜经济”、智慧谷园区跑出“加速度”、招商金陵船舶打造“新高地”等等变化,而我也在深化作风能力提升年中以“五问五争”为笔,在基层工作中秉持“立身以立学为先”的态度、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淬炼“宝剑锋从磨砺出”的韧劲,书写下我与经开区“双向奔赴”的浪漫故事。


一是秉持“立身以立学为先”的态度,做到扎根书海、学以致用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面对“五问五争”的时代考卷,年轻干部唯有以学习为舟、以实践为楫,才能在基层治理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在小区业主委员会任期未满尚未换届时,我曾因为对《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细则》理解不深不透,面对居民“百分之二十以上业主提议召开临时业主大会”的质疑一时语塞,这记“本领恐慌”的警钟,让我将《物业管理条例》等法规条文制成“口袋书”,白天与居民面谈做好沟通,夜晚对照条款逐项梳理论证,用“法律条文+典型案例+补偿方案”的组合拳慢慢平复了居民激烈情绪,我也深刻体会到,基层矛盾的“千千结”,必须用理论和实践交织的“绣花针”才能解开。年轻干部正处在长本事、长才干的大好时期,要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时刻保持“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精神,牢固树立“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学习导向,自觉主动地站在新的历史高度、理论高度、实践高度多读书、读好书,将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工作中。


二是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做到务实干事、勤政为民

叩问初心,是否始终怀揣着对群众的质朴情感、走得再远是否也不忘来时的路,这正是年轻干部扎根基层的“第一课”,也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课”。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的密码就蕴藏在“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赤子情深里。犹记在社区挂职书记期间,所辖小区由于破产重组遗留了绿化带圈占等问题,前后历经了三个物业公司,但居民对小区整体环境、物业服务仍不满意,多次到街道、区反映,对我这个年轻书记也是心怀期望但又存有质疑,但在一次次物业联合巡场、业主恳谈会中,我逐渐拉近了和居民的距离,了解居民真实需求,最终成功解决了小区绿化带圈占问题,赢得了居民的认可。作为年轻干部,要善于倾听人民心声,当好为民服务“排头兵”,争当为民服务“勤务员”,发扬“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精神,为人民群众多办雪中送碳、锦上添花之事,切切实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淬炼“宝剑锋从磨砺出”的韧劲,做到不畏艰难、埋头实干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总是在寒冷的冬天盛开,不怕冷,不怕苦。年轻干部当如“冬梅”一般,傲立寒霜之中,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拿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多接几次“烫手山芋”,在摸爬滚打中做到初心如磐、冲锋在前。基层工作纷繁复杂,不仅有森林防火、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各项工作,到了乡镇还有乡村振兴的重任,年轻干部由于欠缺基层工作经验难免遇到磕磕碰碰,委屈、失落的情绪也是在所难免,但每当困难、批评、委屈一股脑砸来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的那句话,“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委屈、挣扎、使命和奋斗”,压力和困难从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站起来的决心和战胜他的勇气,无论困难再多,担子再重,都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意志,理性思考、理性工作,把本职工作抓到位,把解决难题抓到底,不断锻造自己的韧劲,如此便能成长为一名“乱云飞渡仍从容”的“狮子型”干部。


站在经开区“三十而立”的起点,当我们以“五问”明志,用“五争”践行,这片热土回报我们的必将是无限可能,年轻干部的奋斗之姿也将擘画出经开区的宏伟蓝图。(西苑街道党建工作办公室:侯鑫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