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中,总有一些身影格外耀眼,他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扛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望疃镇丹凤新村党支部副书记、市人大代表何彦,便是其中一位杰出的践行者。身兼双职的他,宛如一台强劲的引擎,为丹凤新村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带领村民驶向繁荣富裕的康庄大道。
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界的市人大代表何彦十分关注村级农村的发展和变化,他深知组织是党和政府的“毛细血管”,也是农村发展的“主力军”。他把村情民情了解的非常仔细,时刻把老百姓身边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通过深入基层、贴近民生,切实履行代表职责,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人大代表要听民声,村支书要办实事,这两个身份就像车子的两个轮子,必须同轴同向转。”何彦常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自2021年投身基层工作以来,他更是将其化作日复一日的实际行动。以党建为引领,以民生为导向,何彦在丹凤新村这片土地上深耕细作,逐步勾勒出一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美好蓝图。
走进丹凤新村代继续那200多亩西瓜红薯种植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西瓜红薯枝叶茂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合作社负责人代继续正带领着村民采收西瓜红薯。代继续满怀感激地说道:“修剪红薯秧苗是提升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关键,等扎根快结果后再进行管护、施肥,预计亩产可达6000斤左右。这些年要是没有何代表的关心,我们哪能这么顺利?他不仅积极联系技术人员来指导,还帮忙申报项目,为我们解决了不少难题。”
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人大代表何彦先后到韩湖、韩大营等庄,实地调研户厕改造项目。在村民家中,何代表仔细查看了改造后的厕所设施,了解村民对改造效果的满意度。各庄村民组组长介绍,此次户厕改造项目严格按照标准实施,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还提升了村庄的整体卫生水平。代表们对改造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强调要持续做好后续维护管理,确保户厕改造工程真正成为惠民工程。
何彦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每年两会前夕,他都会深入农户家中,倾听群众的心声。去年,韩松林庄村民反映产业路严重影响发展的问题引起了他的高度关注。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何彦多次以市人大代表的身份提交建议,经过无数次的沟通协调,终于争取到改善道路的资金。去年年底,韩松林的毛坯路基本打通,今年,他又马不停蹄地为争取路面硬化而四处奔走,一心只为产业发展铺就坦途。
在基层治理与民生改善的道路上,何彦始终保持着“双向发力”的工作节奏。他一方面积极与各部门沟通协调,争取项目支持;另一方面频繁深入农户家中,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他就像一座坚固的桥梁,一头连着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一头系着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展望未来,何彦表示,他将继续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他将继续加大对民生事业的投入,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他将持续推动产业发展,培育更多的特色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他还将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这是何彦始终坚守的信念。他将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带领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谱写更加绚丽多彩的新篇章,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相信在他的带领下,丹凤新村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安徽利辛望疃镇:刘勤坤、何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