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满怀对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殷切期望。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年轻干部下基层要入乡随“熟”,熟悉环境、熟稔方法、熟谙规律,努力成为做好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在为民服务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年轻干部下基层,首在“熟村情”。基层是各项政策最能落地落实的地方,基层是最能反映广大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地方,基层也是最能感受到人生百态的地方。基层是一个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训练营,也是一个年轻干部放飞思路、放开手脚干事创业的大舞台。但是,部分年轻干部从学校毕业来到基层工作,带着丰富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满腔热情准备“大展拳脚”,由于不熟悉基层情况,加之“年轻气盛”,就容易陷入“水土不服”的困境。因此,面对复杂的基层环境,广大年轻干部要主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群众家中,与群众聊聊“东家长西家短”,在与群众唠家常中打破与群众的隔阂,建立信任桥梁,掌握与群众沟通的“语言密码”,在认真倾听民声中熟悉村情,掌握村况,为工作开展打牢基础。
年轻干部下基层,重在“熟方法”。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是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更是年轻干部成长的“练兵场”。年轻干部下基层,绝不是简单的“打卡签到”“走马观花”,重在熟悉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只有掌握了“金钥匙”,才能真正打开基层工作的“大门”,实现个人成长与基层发展的“双向奔赴”。因此,广大年轻干部要主动向群众“求教”“以人民为师”,在实践中学习探索接地气、适合基层的工作方法。同时,要打开思路、敢于创新,因地制宜、结合基层实际发展情况,对先进经验、方法进行借鉴学习、对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延续,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适合基层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新模式”。
年轻干部下基层,贵在“熟规律”。基层是国情民意的“大课堂”,是政策落地的“试验田”。年轻干部下基层,不应止步于完成任务指标、积累基层履历,而贵在读懂基层工作的底层逻辑,掌握蕴含其中的发展规律、治理规律与成长规律。唯有深谙规律、遵循规律,才能在基层工作中游刃有余。基层发展并非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而是因村情、镇情而异的“个性答卷”。因此,广大年轻干部要向书本学理论,向群众学智慧,向基层干部学方法,通过深入调研、系统思考、科学谋划,充分挖掘本地资源禀赋、掌握了解真实村情民意,真正找准乡村发展的优势与短板,把握正确发展方向。只有精准把握基层发展的时序节奏,才能避免“好心办坏事”,实现基层可持续发展。(贵州省从江县洛香镇人民政府:鲁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