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以“三新”之力擘画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时间 :   2025-03-28 19:0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艺然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定之年,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节点。站在历史交汇处,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既是改革攻坚的“突击队”,也是创新突破的“先锋军”,更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功成有我”的使命感,立足岗位实际,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中贡献青春力量。


以“信念之新”铸就政治忠诚,锚定服务大局的奋斗坐标。“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新时代的年轻干部,首要任务是筑牢理想信念根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国内改革的艰巨性要求年轻干部必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这不仅是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更是年轻干部履职尽责的行动指南。从粤港澳大湾区医疗科技创新到长三角文旅协同发展,从京津冀产业升级到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的每一步推进都需要干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融入大局。年轻干部需将个人成长与“国之大者”紧密相连。深入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和深化对信仰的理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无论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还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或是深化改革的关键领域,都勇于挑起重担,积极作为。唯有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以“信念之新”铸就政治忠诚,锚定服务大局的奋斗坐标,才能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价值。


以“创新之新”驱动发展引擎,激活改革攻坚的内生动力。“奋楫者先,创新者强”。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当前,全球产业链重构加速,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新赛道竞争白热化,新质生产力作为经济发展的新起点,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动能发挥效果关键在于能否把创新思维贯穿始终,年轻干部必须成为科技创新的“助推者”和“实践者”,用新高度审题,新方法破题,新思路解题,新气象答题。既要敢于创新,不被过往的经验“禁锢”,不因循守旧,跳出“本位”思想,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敢于尝试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打破束缚桎梏,让创新这一“关键变量”真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以创新“破冰”,引领行动“突围”。又要善于创新,摆脱“盲目蛮干”,做到“扎实巧干”,不断探究新案例、新方法、新视野,以牢固的知识和技能作为支撑,坚持把握整体视野、系统观念、大局角度,以问题为导向,多方位多层次找到解决问题的创新路径,以“创新之新”驱动发展引擎,激活改革攻坚的内生动力,与党和人民共同“向新而进”。


以“担当之新”践行为民初心,厚植民生福祉的实践根基。“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年轻干部需始终将“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尺。从“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到智慧中医诊疗体系,从乡村文旅振兴到城市社区治理,民生改善的每个细节都考验着年轻干部的担当与智慧。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年轻干部要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作为新时代青年干部,要自觉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深入学习践行“四下基层”、“千万工程”、“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优秀的工作经验,解决好人民群众“衣食冷暖”、“急难愁盼”、“柴米油盐”的大事小事关键事,以自身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跑好实干担当的“接力棒”,牢记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斗志,以“担当之新”践行为民初心,厚植民生福祉的实践根基,真正成为“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民公仆。(福山区臧家庄镇党政办公室:王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