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绿水青山二十载 乡村振兴展新颜
时间 :   2025-11-05 18:12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姜雯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廿载耕耘,绿满神州。从江南水乡到塞北林海,从东海之滨到西部山川,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在华夏大地徐徐铺展。在这波澜壮阔的进程中,广大党员干部以“朝受命、夕饮冰”的使命感和“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带领群众书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篇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孕育于浙江安吉,升华于新时代中国。二十年来,这一闪烁着真理光芒的理念已深深融入乡村振兴的血脉,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广大党员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带领群众绘就了一幅幅山清水秀、村美人和的动人图景,探索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护绿守根,绘就生态底色。党员干部争做“绿色先锋”,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守护绿水青山。安吉余村从“矿山粉尘”到“竹海清风”的华丽蜕变,正是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舍短利、谋长远”的生动写照。在全国各地,党员干部带头推行“党员林长制”、“党员河长制”,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十年来,我国森林覆盖率增长2.45个百分点,森林面积达到2.31亿公顷,人工林面积稳居世界第一。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施十年禁渔,23万渔民退捕上岸,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党员干部以“钉钉子”精神落实生态保护,让“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的美景常驻人间,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生态根基。


点绿成金,激活乡村动能。党员干部勇当“转型尖兵”,以创新思维探索绿色发展新路。浙江丽水创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通过“两山银行”让好山好水“明码标价”,累计实现生态产品交易额超百亿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二十年久久为功,使千万个美丽乡村"各美其美"。福建南平开展"生态巡查"试点,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环境巡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3.2万个。光伏板上发电、板下种菇的“农光互补”,竹林养鸡、茶园观光的“立体农业”,都是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创造的“点绿成金”奇迹。如今,全国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超30亿人次,销售收入超过6000亿元,“山水变现”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绿色发展,赋能民生福祉。党员干部甘为“惠民使者”,以真挚的为民情怀增进生态福祉。通过“党员责任区”“党群连心桥”等机制,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听民声、解民忧,将生态优势转化为民生实惠。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90%以上行政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7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断提高。昔日的"脏乱差"变成今天的“绿富美”,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开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生活常态,“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乡村最美的写照。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理念深入人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廿载芳华,初心如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应继续做“两山”理念的忠诚践行者,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最动人的色彩,用实干谱写美丽中国新篇章,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筑牢生态根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作出更大贡献。(临沂市河东区八湖镇: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