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从“规模领跑”到“品质蝶变” ——“十四五”中国制造的全球跨越
时间 :   2025-10-17 18:4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岳丽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当一块折叠屏在手中轻盈开合,超精密零件同步运转,经数万次使用仍完好如初;当“比纸软的钢”“比钻石硬的玻璃”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当快速直达太空的运输、有望钻透地壳的深探装备接连亮相——“十四五”时期的中国制造,正以一场震撼全球的“质量突围”,彻底告别“规模第一”的单一标签,在世界产业版图上镌刻下“中国智造”的新坐标。


这场突围,始于技术创新的硬核支撑。大量高端屏幕持续产出的背后,是上万项专利筑起的技术壁垒,每一个零件的精度、每一次开合的稳定,都凝聚着中国企业对“极致品质”的追求。从柔性显示到特种材料,从航天装备到深海利器,中国制造不再是“性价比”的代名词,而是以“技术突破想象力边界”的姿态,打破了高端制造领域的国际垄断。正如“十四五”规划纲要所指,“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战略部署,让创新成为驱动制造强国建设的核心引擎,让“中国专利”真正转化为“中国实力”。


这场突围,见于产业升级的深度变革。在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生产线上,一块钢板经大量机器人自动加工,便能“变身”一台高性能泵车——这样的“灯塔工厂”,五年间数量大幅增长、稳居世界首位,成为中国制造业智能化的生动注脚。与此同时,数千家绿色工厂扎根纺织、钢铁、化工等传统高耗能行业,用技术改造让“老产业”焕发“绿色生机”。智能化提升效率、绿色化重塑生态,两者双轮驱动,让中国制造的“车间”更“强”,也让中国产业的“根基”更稳。


这场突围,终于市场价值的全面跃升。深圳华强北的变迁,是中国制造市场竞争力的缩影:五年前,这里的主力产品还是电子元器件等基础配件;如今,无人机、智能手表等高附加值产品成为“爆款”,国庆中秋假期日均数千名外国游客涌入采购,人均消费额显著提升。从“卖零件”到“卖整机”,从“卖产品”到“卖品牌”,中国制造的价值升级,不仅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认可,更重塑了全球产业链的分工格局。五年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大幅提升,相当于新增一个中等国家的经济总量,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显著——这一趋势,正是中国制造为世界经济注入的“中国动能”。


从“规模领先”到“质量领跑”,“十四五”时期的这场“质量突围”,不仅是中国经济结构升级的里程碑,更是全球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它证明,中国制造业有能力突破技术瓶颈、有魄力推动产业变革、有实力引领全球市场。未来,随着制造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制造必将以更优品质、更高效率、更绿生态,继续改写世界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为人类工业文明进步贡献更多“中国方案”。 (庆云县渤海路街道: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