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晨光里,劳动者的汗水浸润着希望的田野;青春的脚步中,年轻干部的身影跃动在时代的潮头。在第135个国际劳动节的热烈氛围中,广大年轻干部要以“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的奋斗姿态,在勤学、勤为、勤思中淬炼担当本色,让青春芳华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绽放绚丽光彩。
执“青春之笔”勤学善思,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立身百行,以学为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在知识加速迭代今天,年轻干部更要保持“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的求知渴望,以真学真信、常学常新的态度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不断在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精神养分,让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成为破解难题的“金钥匙”。要把理论学习当作经常性的“政治体检”,常扫思想灰尘,永葆信仰纯度,让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融入精神血脉,化作“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自觉行动,以“韦编三绝”的毅力深耕理论沃土,不断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
执“奋斗之笔”躬身力行,厚植为民服务之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年轻干部当以黄文秀扎根百坭村的实干精神为镜,主动到乡村振兴主战场、社会治理最前沿、项目建设第一线摔打磨炼。要破除“三门干部”的局限,在走访群众时多坐“小板凳”,在田间地头里常沾“泥土香”,真正把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当作“头等大事”。当前,要持续聚焦共同富裕目标,在“千万工程”实践中探索强村富民新路径;围绕科技创新攻坚,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作为;着眼基层治理创新,在参与为民服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中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正如“太行山愚公”李保国用35年耕耘换来百万亩果园,年轻干部也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在实干中锻造“宽肩膀”,在担当中练就“真本领”。
执“创新之笔”锐意进取,开拓事业发展新局。“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年轻干部要勇当新时代的“弄潮儿”。在数字经济浪潮中,要善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提升治理效能;在“双碳”目标引领下,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机制;在扩大对外开放中,要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新模式。要学习“量子追梦人”潘建伟的科研精神,既保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又增强“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当前,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创新要素配置方式;聚焦“卡脖子”技术攻关,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互联网+政务服务”升级版。唯有以创新思维突破路径依赖,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既是劳动精神的传承者,更是民族复兴的接力者。当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勤学不辍,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担当作为,以“敢为人先”的进取力改革创新,让奋斗的汗水浇灌出人民幸福的硕果,用勤劳的双手托举起民族复兴的梦想,在苦干实干中彰显新时代的青春力量。(中共武城县委组织部:王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