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公益联盟 >
公益联盟
我没有忘记你我终于找到你——两位七旬老人跨越一甲子的库车重逢
时间 :   2025-10-15 19:2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王红丽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金秋十月,是处处洋溢丰收喜悦的季节。10月13日这一天,在库车市墩阔坦镇色根苏盖这个宁静的村庄里,一幅跨越60年的重逢画面被永久定格——74岁的王瓒带着家人,从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仓房沟村驱车而来,终于见到了年少时的玩伴、70岁的艾克木・提依甫,两位老人紧握的双手,颤抖的肩膀,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一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寻找

“我父亲总跟我们提起小时候在库车的日子,那是他心里最珍贵的回忆。”王瓒的女儿王梅姿说,父亲10岁时,曾跟着父母和弟弟妹妹一家七口,在色根苏盖特村(当年称东河塘九大队二小队)生活过两年,最小的妹妹当时才1岁。这些年,父亲时常念叨着童年的时光,言语间满是对故地的渴望,“我们能听出来,他特别想再回去看看,找到当年一起玩耍的小伙伴。”


为了帮父亲完成心愿,王梅姿一家没少费心。他们多次在网上查找线索,还拜托在自治区公安厅工作、曾在库车市公安局挂职副局长的陆文博帮忙。“一开始只知道老地名是东河塘九大队二小队,还有朋友父亲的名字提依甫・沙力(艾克木・提依甫的爸爸),找起来太难了。”陆文博坦言,60年过去,村名、村貌几经变更,从公社到现在经历了好几次更名,他前前后后问了四五个人,才终于确定了现在的色根苏盖特村。


在陆文博的协助下,王瓒一家联系上了当地派出所和村委会。巧合的是,村委会里接待他们的小姑娘,正是艾克木・提依甫的孙女。“那一刻我们就觉得,这缘分真是上天注定的,父亲的心愿马上就要实现了。”王梅姿说。

屏幕截图 2025-10-15 192713.png

土屋前的重逢:六十年记忆涌上心头

当王瓒在家人的陪伴下,走到艾克木・提依甫家的老屋前时,他的指尖轻轻摩挲着院门上粗糙的木纹——这熟悉的触感,瞬间打通了六十年的时光隧道。60年代初,十岁的王瓒就是在这里,和艾克木一起在院墙根的杂草里捉麻雀,在院外的老沙枣树上摘果子,留下了一段段鲜活的童年记忆。


如今,老屋的墙面添了几道裂纹,当年的艾克木,也成了背微驼的老人。两人四目相对的瞬间,先是短暂的愣怔,随后几乎同时上前一步。王瓒颤抖的手抓住艾克木的胳膊,掌心的老茧蹭过对方粗糙的皮肤,像是两把旧刷子,刷开了积压半生的牵挂。艾克木再也忍不住,一把将王瓒抱在怀里,两个加起来一百三十多岁的老人,在落满胡杨叶的土路上相拥,肩膀不住地颤抖,金黄的胡杨树叶落在他们肩头,仿佛给这份重逢盖上了时光的印章。


“你还记得不?有年杏子熟得晚,咱们蹲在树底下等,你还把布口袋撑破了,杏子滚了一地!”艾克木的话语带着熟悉的乡音,一开口就勾起了共同的回忆。王瓒笑着点头,眼角的皱纹挤成了花:“我也没忘,你为了帮我抓跑掉的羊,摔进了院后的水渠,回家还挨了你爸一顿揍!”


往事像打开闸门的流水,争先恐后地涌出来。他们聊起土屋前那口老井,夏天用井水冰镇西瓜的清甜;聊起夜晚躺在院子里看星星,听大人们讲过去的苦日子;聊起王瓒一家搬离时,艾克木偷偷塞给他的那袋炒瓜子,王瓒攥在手里走了一路,舍不得吃一颗。“那时候物资匮乏,可一颗杏子、一只羊、一袋瓜子里的欢喜,比现在的山珍海味还让人记挂。”王瓒感慨道。


民族团结情:藏在岁月里的温暖与期盼

艾克木・提依甫一家的热情,让王瓒全家倍感温暖。艾克木更是拉着他的手不肯放,非要留他们在家吃饭,还说要宰一只羊招待客人,被王瓒和家人连忙拦住。“60年了,他还惦记着我,这份情谊太珍贵了。”艾克木红着眼圈,一边抹眼泪一边说,明年王瓒再来,他要带着老兄弟去看村里的路、水渠、村委会和村民的新房,“现在党的惠民政策好,村里的一切都焕然一新,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日头偏西时,艾克木家的院子里热闹起来。家人弹起都塔尔,唱起《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歌谣,姑娘们穿着彩色的艾德莱斯绸裙子翩翩起舞,小伙子跟着节奏打拍子,孩子们手拉手转圈,笑声和歌声飘出院子,融进傍晚的微风里。离别时,艾克木抱出一筐刚摘的沙枣塞到王瓒怀里,还送上自家种的葫芦,祝愿彼此福禄双全:“现在日子好了,沙枣年年都结满树,你以后一定要常来!”


王瓒坐在返程的车上,手里捧着沙枣,望着窗外倒退的田野,眼眶泛红:“这沙枣的味道,和六十年前一模一样。”他说,以前想都不敢想,能有现在的好光景?能坐着汽车回故地,能和老兄弟再见面,还能吃上这么甜的沙枣。


小事见大义:民族团结在行动中传承

“60多年了,谁能想到还能再见面?为他们的友情感动!”库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驻色根苏盖特村工作队干部廖小丽说,这场重逢让她真切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温暖。


陆文博也认为,帮王瓒老人寻找故地和故人,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我之前在库车市公安局挂职两年,对这里有感情。老人的心愿,不仅是找回回忆,更能通过今昔对比,看到库车这些年的发展变化。”他说,库车如今经济发展、市政建设、城乡变化日新月异,龟兹文化也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关注,“而这场跨越民族的重逢,更是‘民族团结一家亲’最生动的体现,事虽小,意义重大。”


王梅姿对此深有同感:“民族团结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它就落实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在我们身边。就像我父亲和艾克木叔叔,岁月漫长,却拆不散牵挂。他们用一辈子的情谊,践行着‘紧紧抱在一起’的承诺。”


车子渐渐驶远,艾克木仍站在村口挥手。王瓒手里的沙枣甜在嘴里,暖在心里。这份跨越一甲子的重逢,不仅圆了两位老人的心愿,更像一颗饱满的石榴籽,折射出各民族之间守望相助、亲如一家的深厚情谊,也见证着时代发展带给乡村的崭新面貌。正如王梅姿的感慨:“原来最好的重逢,从来不是‘好久不见’,而是跨越一甲子,依旧能笑着说‘我没忘记你,我终于找到你’的执念——这执念里,藏着最朴素的情谊,藏着‘民族团结一家亲’最动人的模样。”(库车市融媒体中心:王红丽、廖小丽、王梅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