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公职人员下班送外买,“合规”是关键
时间 :   2025-08-15 18:11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有媒体报道,某省一位孙姓公职人员下班后送外卖,网上吵开了锅。有人觉得“端公家碗不该搞副业”,更多人认为“下班凭力气挣钱没毛病”。细看才发现,孙师傅这事有章可循:单位早有规定,允许在不影响工作、不违纪的前提下搞副业,他也规规矩矩申请获批,这才晚上八点后蹬起“电马儿”跑单。


吵吵的根子,是大家心里的秤砣不一样。一边觉得公职身份金贵,就该“一门心思”;另一边看着柴米油盐,觉得“下班挣点辛苦钱凭啥不行?”核心问题就一个:公家人下班找活路,行不行?行!但规矩是篱笆,得扎紧。


孙师傅亮了个样:规矩是底线,透明是关键。他大大方方报备,干的是跑腿力气活,时间在正事后,没越线、没惹事,清清白白。可反过来说,要是有人借“副业”名头,用公职身份捞油水、开方便门,或者耽误了本职工作,那就是“踩红线”,不是找活路了!判断就看几条:单位准不准?流程走没走?正事耽误没?公家脸面伤没伤?


现在问题是:像孙师傅这样“走在明处”的太少。不少单位要么规定“一锅粥”,要么“睁只眼闭只眼”,成了灰色地带。底下人干得心虚,单位也埋了隐患。


该咋办?立规矩,指明路!单位把话亮明白:哪些副业能干(纯卖力气、不沾权),哪些是“高压线”(靠身份拉关系、影响工作),划得清清楚楚;开通报备正路子:真想干,让单位知道干啥、啥时干、冲不冲突,该申请申请,该批就批;批了不是撒手:单位得“瞄着点”,看干起来走没走样,发现挂羊头卖狗肉的,必须“逗硬”,该查查、该处治处治;观念也要转:下班走明路、靠力气挣钱,合规就不丢人!


说到底,“阳光副业”走得稳,靠的是扎扎实实的规矩。孙师傅跑外卖,挣的是汗水钱,也是对劳动的尊重。公职人员日子要过,选择可以实在。守住“合规”底线,咱们心不妨宽点。规矩立牢守严,公家的信用才硬梆。盼着多些像孙师傅这样守纪律、肯自强的实在人。每一份汗水,不论白天黑夜,都该被公平看见、踏实地挣到手里——就像那辆“电马儿”,驮着生活,也跑在规矩的道上。汗水换钱,天经地义;规矩方圆,才是长久。(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