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干部管理要“管住人”,更要“激活人”
时间 :   2025-08-14 18:0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有媒体报道,四川一名基层干部晚上骑电动车送外卖,被路人拍下传到网上后,引起一阵不小的争议。有人觉得“干部怎么能跑外卖”,也有人说“他又没偷懒摸鱼,凭什么不能干?”后来单位回应,这名同志确实报过备,也拿到了批准,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勤劳致富,程序上没问题,工作上也没耽误。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它挑动了公众对干部身份的敏感点,也让我们不得不认真想一想:现在的干部管理,是不是也需要改改老办法了。


干部不是生活在展板上的人。他们也得吃饭、养家,还房贷。一些人对干部兼职反感,倒不是因为他真做错了什么,而是大家习惯了“干部就该一心扑在岗位上”的想象。但现实情况比理想复杂得多,有些基层岗位收入确实不高,年轻干部肩上又担着不少责任。如果他们愿意在不影响本职的前提下,多干点活、挣点钱,本不该遭到指责。问题的根子,恰恰在于制度模糊和社会认知之间的错位。一方面,现行规定对这类“合规副业”并没有明确说法,容易让干部心里没底;另一方面,公众也不容易理解制度背后那些看不见的现实。干部怕群众说风凉话,组织怕一旦出事难以解释,久而久之,干脆一刀切,堵死所有可能。


其实没那么复杂。第一步是把话讲明白。哪些岗位适合做副业、什么样的副业不涉风险、怎么报、谁批、出了问题算谁的,都需要用清楚的制度讲出来。该支持的就公开支持,该禁止的就明令禁止。别再让干部靠猜来判断组织态度。制度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不是制造模糊地带。第二,要对干部的副业行为做动态掌握。不是批了就万事大吉,该盯的还是要盯,关键不是堵,而是要“盯得住”。再者,单位也不能怕麻烦不吭声。群众看到一名干部骑着电动车送外卖,不理解是正常的,怕的是没人解释。组织该发声就发声,把事实说清楚,比事后灭火强多了。总之,堵不如疏,压不如引导。干部是可以管理好的,但前提是我们得愿意把他们当人看,而不是当标签看。


党的二十大讲的是要建一支“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八个字说来不轻,落实下去就要落到人身上。高素质,不能光靠严要求、压担子,也要让人能喘气、有活路。干部不是天然清廉的,也不是天然懒惰的,关键是组织用什么方式把人带出来、管进去。如果我们天天说要激励干部干事,却在制度上不留一丝空间,那干部只会越来越谨慎,组织也很难真正有活力。“晚八点跑外卖”这事该怎么看,不是看孙先生一个人怎么干,而是看我们想让干部怎么活。把纪律立得住,也要把人留得住、劲儿带得出来,这才是管人、带人、用人的根本之道。(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