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共享晒粮” 晒出治理新智慧
时间 :   2025-08-13 19:3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乡村振兴要干好,就得盯着农民最揪心、最着急的事儿来办。广西玉林容县的政协社情民意工作站就挺会琢磨,搞出个 “共享晒粮点”,真真切切帮老乡们解决了 “晒粮难” 的大麻烦。这办法看着简单,却让农民日子舒坦多了,更给全国基层办事儿提供了实在的好经验。


容县政协下乡走访时,发现不少农民正为晒粮犯愁。收下来的粮食没个正经地方摊晒,要么堆在路边要么挤在屋檐下,不光怕下雨受潮,粮食质量也没保障。针对这种情况,他们把村里的文化广场、操场这些公共场地盘活了,按时间段改成 “共享晒粮点”。白天老乡们在这儿敞开晒粮食,傍晚收完粮,场地又变回大家跳广场舞、打球的热闹地儿。这么一来,晒粮的难题解决了,大家日常活动也不受影响,公共场地算是用出了最大价值。


这好点子能落地生根,全靠政协摸得准老乡的心思,对大伙儿的诉求响应得快。从发现问题到动手解决,没绕弯子没拖沓,实实在在体现了基层办事的灵活劲儿和执行力。


“共享晒粮点” 一建起来,农民干活方便多了,粮食卖起来也顺溜不少。中间少了几道转手的环节,老乡们的钱袋子也鼓了些。通过这么统筹着管、资源大伙一起用,容县不光把公共服务办得更实在,也给乡村振兴加了把力。


这样的好做法,换个地方照样能用。就说四川吧,先多下村问问老乡,搞清楚山区、偏远村子里大家晒粮到底有啥难处。在不耽误公共场所原本用处的前提下,把文化广场、村委会院子这些地方腾出来当 “共享晒粮点”,错开来用就行。同时让村里的合作社直接对接收购商,少些中间贩子赚差价,让农民多落些实惠。结合当地情况,还能弄些太阳能烘干设备、环保烘干机啥的,晒粮又快又省电。


另外,得把基层的监督和反馈规矩立起来,让 “共享晒粮点” 能长久发挥作用。老乡们用着顺不顺心、有啥想法建议,得及时收集起来告诉管事儿的部门,好随时调整改进。


“共享晒粮点” 看着是件小事,里面却藏着基层办事的大学问。从解决实实在在的难题入手,顺带把公共资源利用、听民意办实事、帮农民增收这些事儿都办了。各地照着自己的情况学着做,让乡村治理和经济发展拧成一股绳,乡村振兴才能办得更暖心、更有实效。(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