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以来,北京遭遇140年来最大降雨过程,全市平均降雨量达到331毫米。面对严峻汛情,北京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在门头沟、房山等重灾区筑起一道道"红色防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
一、闻汛而动,红色堡垒挺立前沿
1.应急响应机制高效运转
市委组织部连夜下发《关于在防汛救灾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通知》,全市3.2万个基层党组织进入战时状态门头沟区成立87个临时党支部,党员干部带头包保18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
2. 领导干部靠前指挥
市委常委带头下沉到永定河、北运河等防汛关键点位房山区四套班子成员全部驻守乡镇,与救援队伍同吃同住。
二、向险而行,党员先锋冲锋在前
1. 生命救援的"红色闪电"
门头沟区清水镇党员干部组成30人突击队,用绳索搭建"生命通道",成功转移受困游客126人.房山蓝天救援队党员小组连续奋战18小时,救出被洪水围困的孕妇。
2. 城市运行的"守护者"
排水集团党员突击队24小时值守下凹式立交桥,累计排水420万立方米电力公司200名党员技术骨干冒雨抢修,36小时内恢复90%停电区域供电。
三、科技赋能,智慧防汛彰显担当
1. "城市大脑"精准调度
市级指挥中心运用防汛指挥系统,实时监测426个易积水点,海淀区启用AI水位识别系统,自动触发应急响应机制。
2. 创新手段提升效率
朝阳区党员技术团队开发"防汛应急一张图",整合气象、水文等18类数据。通州区运用无人机巡查河道险情,累计飞行里程超800公里。
四、守望相助,党群同心共渡难关
1. 安置点里的温情
丰台区党员干部在安置点设立"党员服务岗",提供心理疏导200余人次。 石景山区组建"党员送餐队",保障3000余名转移群众热饭供应。
2.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市属国企党员职工捐赠应急物资价值超2000万元。"两新"组织党员志愿者协助清理淤泥、消杀面积达50万平方米。(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韩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