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好制度托举“领头雁”
时间 :   2025-07-17 19:3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四川宣汉县的 “头雁” 项目,给乡亲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县里派辅导员手把手教种植经营,陈小龙、郭彦华等农户不仅自家受益,还带动村民增收。这俩 “领头雁” 能展翅高飞,离不开四川宣汉县的好制度。县里派辅导员手把手教技术,搭合作社联盟让大家抱团发展,硬是让 1400 多农户尝到了甜头。乡村要振兴,就得靠这样的好制度,托着能人往前冲。


而这样的好制度,在宣汉县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化作了实实在在的培育体系和帮扶行动。县里构建的 “定制化 + 体验式” 培育体系,配上 40 名专兼职辅导员扎根乡土精准帮扶,让制度真正落地生根。农经站副站长王显和常到田间,给峰城小龙合作社的陈小龙传经营真经、解技术难题,这正是制度见效的生动体现。不是空泛口号,而是辅导员们踏泥泞、手把手的实干。制度之根扎进泥土,才催生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 “头雁”。


这些 “头雁” 的成长,更离不开制度设计铺就的完整路径。从培训课堂启智,到辅导员一对一解难,再到合作社联盟资源共享,宣汉的制度设计为 “头雁” 铺就成长阶梯。华园家庭农场郭彦华在专家指导下,提升柑橘品质、拓宽销路,还带动 30 余农户增收。农联联合社与家庭农场联盟成立后,1406 个成员共享资源、共御风险,让单打独斗的 “小舢板” 成了破浪的 “联合舰队”。


不仅如此,宣汉 “头雁” 项目的可贵之处,更在于让 “头雁” 与 “群雁” 同频共振的制度考量。县里设计了 “土地流转收租金、务工就业拿薪金、合作经营分股金” 的联农带农机制,让 “头雁” 高飞与 “群雁” 齐舞同频。百个主体联姻企业,数十家拓展电商销路,户均年增收 8000 元,正是制度浇灌的硕果。一人富不算春,万鸟鸣方为盛,制度之渠让 “头雁” 的翅膀扇出惠及万家的振兴风。


宣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冲说 “培育一名‘头雁’,带动一方发展”,这话很实在。当更多 “头雁” 乘制度春风展翅,“头雁” 领航、“群雁” 齐飞的图景在田野铺展,乡村全面振兴的力量就会更磅礴,农村的日子定会越来越有奔头。(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