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农村空心化,大部分流失的是青壮年劳动力,是农村中最有活力的人群,不仅使得农村社会治理和新农村建设困难重重,也给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夯实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探索从“空心”到“暖心”的农村善治之道,是破解空心村问题的关键。
优化组织架构,建强“战斗堡垒”。通过划分片区网格,整合邻近村庄资源,联合开展服务,形成党建综合治理体系;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培育后备力量。积极吸引人才回流,鼓励在外创业人士、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回乡入党,选拔有能力的党员担任村干部,提高基层干部待遇。实施流动党员“风筝管理”。建立“流入地+流出地”双重管理机制,利用线上平台开展“周末课堂”“掌上议事厅”,确保“离乡不离党”。探索建立县域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时掌握党员动态,通过线上课堂、远程议事打破时空限制,同步推广“智慧网格”系统,实现民生诉求精准响应。
加强人才引育,激活乡村振兴“生力军”。实施“头雁回引”工程。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定向回引大学生、退役军人、经商能人。推行“三访能人”机制,锁定带富能手担任书记助理锻炼。构建“三级培育”链条,依托职业院校培养“新农人”,助推本土能人孵化。加大后备干部储备。建立“季度考核+年度述职”成长档案,老支书结对帮带后备力量。优化人才激励机制。提高村干部待遇,设立创业扶持基金,吸引外出党员返乡发展特色农业。对“空心村”干部适当放宽年龄、学历限制。
产业赋能,打造集体经济“造血引擎”。推行“党建+产业链”模式。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打造党建特色品牌,实现“党员聚在链上、群众富在链上”。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由党组织牵头流转撂荒地,规模化种植复垦土地。资产创新运营。改造闲置古屋、校舍发展民宿研学,打造“红色文旅+农特产”融合业态。深化“联农带农”机制。建立“五方主体”经营体系(县振兴集团+乡镇公司+合作社+企业+农户),通过股权分红、技能培训让农民深度参与产业链。(莱西市店埠镇政府:高昕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