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工作餐禁酒令”到“严禁变相旅游”,从“办公用房超标即没收”到“公务用车不得增配豪华内饰”,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细化约束条款,彰显了党中央以制度刚性拧紧“过紧日子”螺栓的决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节约不仅是经济命题,更是关系党的宗旨、民心向背的政治命题。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条例》为准则,深学笃行,在厉行节俭中锤炼责任担当,以制度约束涵养为民初心,推动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坚持政治引领,强化思想淬炼,让勤俭节约的政绩观贯穿工作始终。《条例》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严禁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领导干部是各自职责范围内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主要责任人,要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推动节俭这一优良作风上的重要作用,始终牢记“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定发展规划、出台政策措施、决定重大事项都要力戒大手大脚、寅吃卯粮,要把有限的财政资源用在抓改革、促发展、干实事上,确保党中央关于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地见效。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行动对标,让勤俭节约的制度覆盖八小时内外。《条例》指出:要坚持依规依法,严格按照制度办事;要严格控制经费支出,加强厉行节约绩效考评。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量化考评制度,做到靶向治理浪费问题。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遵守《条例》规定,从自身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从严从简,带头过紧日子,坚决杜绝浪费行为。工作中要坚决破除“公家的钱不心疼”的心态,在随手关水关电、节约使用办公用品等方面做好表率,在差旅活动、因公临时出国(境)活动、公务接待活动、会议活动、公务用车、办公用房等制度上带头严格落实,在推动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工作长效机制上全力配合。生活中也要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引导家人朋友树立节约意识,为营造勤俭节约良好氛围贡献力量。
坚持系统思维,强化作风锤炼,让勤俭节约的效能支撑为民服务。《条例》指出:要勤俭办一切事业,降低公务活动成本,腾出更多资金用于发展所需、民生所盼。群众是“厉行节俭、反对浪费”作风建设的实际受益者和成效的最终检验者,《条例》的修订不仅是作风建设的深化,更是对“国之大者”的务实回应——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每一分财政资金都需精准滴灌至民生急需领域。要将节省下来的行政运营成本最大限度的运用到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流程优化上,最大程度的将节俭成果应用于提升群众服务的速度和温度上。拧紧节约阀,大行节俭风,不仅在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更在于重塑“心尖上的信仰”。当3000元一桌的公务宴请变为30元的机关食堂工作餐,省下的不仅是经费,更是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当“面子工程”让位于“民生工程”,增长的不仅是GDP质量,更是百姓的获得感。(莱西市院上镇:翟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