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治理 >
综合治理
在“清明节”三字中领悟三股“新风”
时间 :   2025-04-01 18:16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杨梓微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名句里,春风已携新绿拂过千山万壑。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承载着深远的历史与丰富的人文内涵。转眼清明将至,党员干部在清明节寄托哀思的同时,更应深刻理解其意义,从“清”“明”“节”三字中汲取智慧,将传统文化精髓与新时代使命有机融合,顺应时代之风,做到“清楚明白”地过好“清明节”。


领悟“清”字,在“清风”吹拂中坚定理想信念,开拓进取志。理想信念如“灯塔”,指引和带领了一代代共产党人持续奋斗、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求是》中指出,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清”字如镜,须常拭心尘以葆党性纯度。广大党员干部要修好理想信念这门终身课题,继承并发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理想信念的成色,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清醒擦拭心灵明镜,以“清”字涤荡思想尘埃,让党的事业如清明时节的万物生长般充满生机。


领悟“明”字,在“明风”助推中练就过硬本领,切实长才干。真抓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曾为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亲自作序,勉励党员干部要善于学习,善于进步;敦促党员干部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明”字如炬,当以干培志增量智慧见识。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充实自身理论知识宝库、强化政治意识、提升政治站位。同时,要注重“内外兼修”,在学以致用、学用互促中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发扬斗争精神,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中练就“铁脚板”,在基层治理中磨砺“金嗓子”,以“明”字校准奋斗坐标,在百年变局中开新局。


领悟“节”字,在“节风”考验中树立廉洁标杆,坚守为民心。“节点”就是“考点”,“节风”连着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一个人战胜不了自己,制度设计得再缜密,也会‘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节”字如磐,应自律内省挺膺为民之姿。广大党员干部要像古人“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般守牢底线,保持“清风两袖朝天去”的坦荡。做到“用权于民、为民谋利”,在为民实践中体悟“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以“节”字夯实作风根基,守住每个“小节”,让廉洁“大堤”固若金汤。(贵州省剑河县岑松镇人民政府:杨梓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