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根基在基层,力量在基层。党建引领始终是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激活发展动能的“金钥匙”。当前,基层治理面临诸多挑战,亟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系统思维夯实发展根基,以创新思维攻克发展难题,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建强组织链条,筑牢乡村治理“主心骨”。乡村治理,关键在党。要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优化党组织设置,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向基层各个领域延伸,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实行网格化管理,打破条块分割的治理壁垒,将基层网格与党组织体系深度融合,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优化运行机制,推行机关干部包村制度,推动干部沉下去,情况摸上来,问题解决好。强化班子建设,发挥“领头雁”作用,选优培强各村党组织书记,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建立“能上能下”机制,注重在农村青年、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中吸纳新鲜血液,让基层党组织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为基层治理提供坚实保障。
推动创新引擎,探索乡村发展“新路径”。乡村治理既要守正,更要创新。要以问题为导向,打破路径依赖,创新治理机制,探索“党建+网格”治理模式,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完善村民议事会、监事会等制度,打造“院坝议事会”“板凳议事会”等接地气的协商议事平台,让群众有话敞开说、有事商量办,凝聚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让治理过程从“干部干、群众看”变为“大家想、一起干”。加快构建智慧治理体系,打造“智慧党建”,搭建集政策宣传、民情收集、服务办理于一体的数字化平台,对基层治理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动态分析和智能决策,同时拓宽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渠道,让村民能够更加便捷地表达诉求、参与决策、监督执行,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
筑牢产业根基,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立足本地资源禀赋,深挖特色资源,找到产业发展的切入点,精准定位,实现差异发展。加强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党员带头创业等方式,引导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让“土疙瘩”变成“金宝贝”,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扶持龙头企业,鼓励村集体成立专业合作社、强村公司,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产业竞争力,同时建立健全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共享发展成果,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日子红火起来,带动乡村经济繁荣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坚定不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治理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凝聚各方力量,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使基层治理更有效,乡村发展更兴旺。(莱西市院上镇人民政府:肖照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