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年终岁末,又到了年终总结的时间,这是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重要仪式,也是反思成长、提炼经验的宝贵契机。然而,这一本应被严肃认真对待的环节在个别单位逐渐走样变味,沦为“走过场”与“炫耀秀”,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细数年终总结中的各类怪象,有的大搞材料“精装”,动辄追求合辙押韵、辞藻华丽,或者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通篇充斥着“漂亮的空话”“违心的假话”;有的只报喜不报忧,成绩罗列一大堆,但对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甚至避而不谈,只为粉饰太平。这些总结,看似光鲜亮丽、言之凿凿,实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让年终总结成为空有形式、没有实质的形式主义产物,不仅蒙蔽了领导、群众的双眼,也降低了政府公信力。
年终总结掺假注水,归根结底还是干部的政绩观出了问题,认为“干得好不如总结得好,总结得好不如吹嘘得好”,以至于在年终总结上大费周章、搞花拳绣腿,企图通过一纸汇报交出全年出彩答卷。此外,现行考核机制下,平时考核机会较少,一般都是年底考核占“大头”,在全年考核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且考核方式基本上还是听汇报、看材料,形成了考核好不好,全凭材料好不好、汇报行不行的不良风气。
让年终总结回归本真,务必要双向发力。要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对待年终总结,坚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总结出“实打实”的成绩,查摆出“实打实”的问题,全面客观地反映当前工作现状,为上级当好参谋助手,让群众体会到实实在在、可触可及的成效。要完善考核体系,把功夫用在平常,打破“以材料论英雄”的桎梏,多到群众身边、多到生产现场察实情、问实效,更加精准生动地为单位定级、为干部“画像”。(山东省安丘市委组织部:王艺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