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综合热点 >
综合热点
00后用家庭打印机制假币,监管漏洞值得深思
时间 :   2025-10-28 16:5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苗凤军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北京警方在工作中发现一起涉假币母版图片的异常交易,敏锐判断买家或涉嫌印制假币。循着这条关键线索,警方层层深挖、顺藤摸瓜,最终成功抓获15名犯罪嫌疑人,一举捣毁8个货币伪造窝点,当场缴获假币超250万元(2025年10月28日光明网)。


令人震惊的是,这起假币案件的涉案人员均为00后,且他们竟用普通家庭打印机完成了曾被视为“高技术含量”的假币制作。不可否认,这些年轻人具备一定学习能力与动手天赋,通过境外软件便能掌握制假技术,但他们却将这份“聪明”用错了方向,让大好青春栽在了违法犯罪的泥潭里,实在令人惋惜。


想一想这15名00后,本应该有着大好的前程,如果他们努力学习,谋个岗位用心工作,凭他们的聪明才智,一定会在当今社会混得风声水起,能够给当代的同龄人做出榜样来。而如今却沉迷于犯罪,制作假钞票,让自己的人生误入歧途,对于个人来讲,对其家人来讲,都是一种严重的打击,对于其他人来讲,警示意义更为深刻。


在叹息之余,案件暴露的社会监管漏洞更值得深思。印钞用纸的特殊材质、防伪油墨等本应严格管控的物品,为何能被普通人轻易在网络上买到?正是这种对特殊商品的监管缺位,为00后团伙制假提供了可乘之机,也为社会金融安全埋下了隐患。


针对此次案件暴露的监管问题,需从三个关键环节强化管控,堵塞漏洞:一是源头管控环节。要求特殊材质(如仿印钞纸、防伪油墨)生产企业建立“生产-销售-流向”全链条台账,每一笔订单都需登记买家身份、用途证明,禁止向个人或无资质企业出售;二是 网络销售环节。电商平台需上线“敏感商品智能筛查系统”,对“仿钞纸”“防伪墨”等关键词及相似表述进行实时拦截,对违规商家直接下架商品并移送监管部门;三是 物流运输环节。物流企业需对疑似特殊材质的包裹进行开箱核验,核对寄件人资质与物品用途,发现异常立即上报,形成“线上拦截+线下核验”的双重防线。


对于此类危害金融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执法部门绝不容忍。目前15名涉案年轻人已被抓获,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他们也必将为自己的错误选择付出沉重代价。唯有监管部门、企业、平台形成合力,将管控措施落到实处,才能从源头遏制假币犯罪,守护社会金融安全。同时更能够为制作假币犯罪打造一堵防护墙,真正实现金融货币生产实现天下无贼的目标。(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人民政府:苗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