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一定要挺起脊梁、冲锋在前,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年轻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后备储存力量,唯有以担当作为“熔炉”,方能淬炼出“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魄力、“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能力,真正成为党和人民信任的好干部。
担当作为是淬炼政治品格的“试金石”。 政治过硬是年轻干部的首要标准。新时代的“硬脊梁”,首先体现在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政治品格上。正如李大钊所言“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年轻干部始终以党的旗帜为引领、以党的指引为方向,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站稳立场,在风浪考验面前保持定力。担当作为的政治品格,也体现在对人民利益的不懈守护。“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正是年轻干部政治本色的生动写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年轻干部唯有将政治担当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担当作为是提升能力本领的“磨刀石”。“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年轻干部的成长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在急难险重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才能磨出真功夫、练出硬本领。实践淬炼,让年轻干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了沟通协调、应急处突等七种能力,真正实现了“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正如古人云:“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年轻干部只有主动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摔打历练,才能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成为“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办”的复合型人才。
担当作为是激发创新活力的“催化剂”。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面对改革深水区的复杂矛盾,年轻干部要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破旧立新,在创新实践中打开工作新局面。光明网指出,新时代的担当作为要求年轻干部“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这与桐湖办事处干部在基层治理中推行“党员志愿服务队”“党群网格化管理”等创新举措不谋而合。这些探索不仅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更推动了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年轻干部当以“朝受命、夕饮冰”的紧迫感,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襟,在担当作为中练就“硬脊梁”,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答卷。向下扎根方能汲取养分,向上生长才能拥抱阳光,向远而行终能抵达梦想彼岸。年轻干部应以担当为帆、以作为为桨,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奋勇搏击,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街道办事处:吴景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