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安全环保 >
安全环保
我们是“甬库情”的摆渡人!一场跨越4500公里的“补心”接力
时间 :   2025-10-11 20:08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筱悦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我从来都没想过自己会好起来,真的谢谢救我的医生们!”10月10日,在宁波市第二医院的病房里,来自新疆库车市的37岁母亲古丽(化名)激动地让女儿翻译着她的感激。就在几天前,她刚刚经历了一场复杂的心脏外科手术,重获“心”生。

将古丽从‌天山南麓接到东海之滨,为她摆渡这段“生命旅程”的,正是宁波市援疆指挥部。他们,是连接甬库两地的“生命摆渡人”。


时间回到9月初的新疆库车。在甬库“心”希望起航行动的筛查现场,一位沉默的维吾尔族母亲引起了援疆干部的注意。她叫古丽,37岁,多年来一直默默承受着心脏不适与生活重担。


“她知道自己的心脏有问题,很多年了。”宁波市援疆指挥部专业技术组副组长戚万付回忆道,“一方面是家庭条件有限,另一方面也缺乏及时就医的意识。”


在库车,像古丽这样因经济困难和医疗认知不足而延误治疗的患者不在少数。为改变这一现状,去年5月,宁波市援疆指挥部联合宁波市第二医院与库车市人民医院,共同启动“甬库‘心’希望起航行动”,成立南疆首个心脏病诊疗中心并设立专项救助基金。


“‘甬库心希望起航行动’是推动医疗资源共享、深化两地医疗合作的重要举措。”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库车市委副书记杨勇表示,“这项行动既是为库车送上的‘健康礼包’,确保心脏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更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然而,点燃希望只是第一步。横亘在古丽面前的,不仅是疾病的困扰,更有对医疗费用的深深忧虑。“她最怕的就是‘因病返贫’,担心手术是个填不满的窟窿。”戚万付说。为此,他和同事们一次次前往古丽家中,耐心解释救助政策:“医保报销之外,剩余的治疗费用全部由专项基金承担,包括你和陪护家属的往返机票。”


这不是一句空话。自2024年行动启动以来,指挥部已协调投入援疆资金和爱心企业捐款,为143名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除了费用问题,医疗风险也是患者心中的一道坎。“我们必须把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也如实告知。”戚万付表示,“医疗没有百分之百的成功,但这种坦诚反而消除了他们的最后顾虑。”在得知宁波的专家团队已为她制定详细预案后,古丽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石头,决定踏上前往宁波的求医之路。

屏幕截图 2025-10-11 200815.png

接力:甬城手术台上的仁心仁术

9月25日,在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的协调下,患者古丽和家属怀揣着忐忑与期待,踏上了库车飞往宁波的航班。


为确保衔接无误,宁波的专家、库车的医生、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的干事们专门建了一个取名“生命接力”的微信群。“患者几点起飞、几点落地、宁波谁接、怎么入院,所有环节都在群里实时同步,”戚万付说。这个群成了连接两地的“热线”,让这场跨越4500公里的远距离转运每一步都走得稳妥。


9月26日,在宁波市第二医院,手术如期进行。该院多学科团队原计划为古丽做创口更小的介入手术,但造影检查发现情况远比预想复杂,团队评估后,果断调整方案,最终由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杨文宇实施外科开胸手术。


“难度确实大,介入路径走不通,必须开胸才能彻底解决。”杨文宇回忆。手术持续到9月27日凌晨两点才结束,之后恢复顺利:六小时后拔除气管、插管,第二天,古丽就能搀扶下地行走。


“她恢复得比预期还好,之前的胸闷、手抖,手术后都没有了,将来正常生活没问题,”杨文宇说,“现在主要就是胸骨愈合需要时间。”


记者也从宁波市援疆指挥部了解到,古丽在回到库车之后,当地“甬库共建心脏病诊疗中心”将继续为她提供持续的康复监测与健康支持。


深耕: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古丽的生命旅程故事,是“甬库情”的又一生动缩影。而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的“摆渡人”使命,更在于“授人以渔”,“我们要通过持续帮扶,在库车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杨勇指挥长表示,“这是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变的关键。”


“一些难度不高的手术,现在库车市人民医院的心内科团队自己就能完成。”戚万付的语气中带着自豪。通过“师徒结对”、专家驻点、骨干赴甬进修,宁波医疗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已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


15年来,宁波先后选派62名医生扎根库车,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打造了12个名医工作室,投入援疆资金2.5亿元,建成了库车市传染病医院、妇幼保健院、3家乡镇卫生院及“甬库云端医疗服务平台”,柔性引进名医350余名,师徒结对96对,选派库车医疗骨干到宁波进修300多人次,50多项技术填补库车医疗领域空白……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古丽”命运的转变,这条跨越4500公里的甬库幸福路,还将铺得更宽、更远。(库车市融媒体中心:筱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