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得带着孩子往市里的大医院跑,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把手术做了,还是第一师医院的骨科主任手术。”近日,在第一师医院医共体五团分院看着刚完成左手腕腱鞘囊肿切除术的孩子,家属连连感叹。这场手术的背后,是第一师医院医共体名医工作室下沉基层带来的“福音”。
患儿张伟扬(化名)今年8岁,前段时间左手腕长了一个鸡蛋大小的囊肿,随即就诊于五团分院。当听到医生提及需要手术时,家长犯了难:去上级医院就诊要来回折腾,留在基层又担心医疗水平不达标。直到医护人员告知五团分院有第一师医院骨科二病区主任沈宏达主任医师牵头组建的“医共体外科名医工作室”,专家会定期下沉坐诊、开展手术,家长这才放下顾虑。接着,便通过名医工作室的专属通道预约上了沈宏达主任的手术时间。
手术当天,沈宏达主任不仅精准完成囊肿切除,还把手术台变成了“课堂”。
“这里要注意分辨解剖层次,避免损伤周围神经”
“止血时力度要控制好,减少术后肿胀”
……
手术过程中,沈宏达主任边操作边向身旁的五团分院医护人员讲解,从手术关键步骤到并发症预防,再到术后护理要点,每一个关乎治疗效果和患者恢复的细节,他都倾囊相授,把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倾其所能地传递给基层同事。
“以前看手术视频总觉得抽象,专家在身边手把手教,好多疑问当场就解开了。”参与学习的五团分院临床科副主任姚龙说,这样的现场带教,比单纯的理论培训更直观、更实用,让团队对这类外科手术的规范操作有了更具体的把握,诊疗信心也提升了。
据了解,自2025年4月,五团分院“医共体名医工作室”挂牌以来,第一师医院医共体总院以柔性流动下沉的形式不断提高分院医疗技术水平,除了开展疑难手术,还通过远程会诊帮扶基层医院解决诊疗难题。随着帮扶落地,五团分院不仅门诊量显著增加,外科可开展的手术种类也不断丰富,真正实现了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诊疗服务,成为惠及民生的实在举措。
“让专家多跑路,患者少跑腿”,这不仅是第一师医院医共体建设的生动理念,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医疗领域的具体实践。名医工作室的价值,远不止于简单的“送技术”,更在于通过“传帮带”为基层医疗队伍“练本事、强根基”。这种“输血”与“造血”并重的帮扶模式,既及时化解了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的急难愁盼,又逐步提升了基层医疗队伍的自主服务能力,为分级诊疗制度在基层的深度落地找到了切实可行的路径,更让健康福祉真正惠及每一位群众。(新疆阿克苏一师医院宣传科:黄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