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青年干部既是民族复兴伟业的见证者,更是推动时代前行的实干家。在日常工作中,如何深刻理解并正确把握“小”与“大”的辩证关系,既考验政治智慧,更彰显使命担当。实践反复证明,唯有将“小”文章做深做实,方能涵养“大”格局,在时代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青春印记。
恪守“小责”,以严谨筑牢根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古训,深刻揭示了治国理政要从细微处着手的道理。对于青年干部而言,首要的是树立“责任无小事,事事关大局”的强烈意识,将极端负责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无论是起草一份简报,还是核对一组数据,都要力求精确无误,坚决杜绝“大概齐”“差不多”的模糊心态,追求严谨细致的最高标准。更要培养见微知著的能力,善于从政策执行的细微末节中发现潜在偏差,及时沟通调整;善于从群众反映的个别问题中,洞察可能存在的普遍性矛盾,主动深入调研,寻求源头化解之道。同时,要清晰认识并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对份内的每一项具体任务都负责到底,绝不推诿塞责,绝不敷衍了事,切实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赢得信任。
精研“小活”,以匠心淬炼本领。“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专业素养和过硬本领,往往是在处理大量日常事务的千锤百炼中逐渐形成的。青年干部要把提升专业能力、追求工作卓越作为干好“小活”的核心目标。不能满足于仅仅“会做”,更要沉下心来,深入学习研究相关的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做到不仅“做好”,更要“做精”,透彻理解常规工作的内在规律和最优方法。在日常实践中,要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不断反思工作方法,也要主动寻找可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要树立强烈的精品意识,注重细节打磨,即便是撰写一份通知、整理一套档案,也要力求条理分明、考虑周全,经得起推敲。要把经手的每一件“小活”,都视为锤炼务实作风、提升综合能力的宝贵机会。日复一日的精益求精,终将在平凡的岗位上汇聚成推动个人成长与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稳积“小步”,以恒心成就远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伟大事业的实现,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奇迹,而是依靠日复一日、稳扎稳打的坚实积累。青年干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到宏伟蓝图的落地生根,需要将长远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短期任务,既不能好高骛远、急于求成,也不能妄自菲薄、畏葸不前,确保迈出的每一步都切实可行。要高度重视基础性工作,充分认识到调查研究、数据收集等环节的极端重要性。必须扑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掌握真实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和有效执行提供坚实可靠的支撑。要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聚焦于解决一个个具体实在的问题。正是在这种攻坚克难的过程中,经验得以积累,才干得以增长,为承担更大的责任、实现更宏伟的目标积蓄磅礴力量。(莱州市委组织部:王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