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尤其在基层这片广袤天地里,年轻干部如同活跃新鲜血液,让基层发展的肌体始终充满活力。抓好基层年轻干部培育,需思想夯基、实践立柱、机制添瓦层层推进、持续用力,才能让基层年轻干部留得住、干得好、长得快。
筑牢思想根基,为年轻干部成长“夯基垒台”。“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揭示了年轻干部的成长密码,第一粒扣子扣得是否端正,决定了未来人生轨迹的走向。要在政治上强化历练,加强年轻干部的党性锻炼,学懂弄通做实党的理论体系,让年轻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要在思想上加强淬炼,“立志如高山,行道如流水”,引导年轻干部根据自己的人生规划、社会和国家的需要,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立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并为自己树立远、近计划,通过一个又一个小目标的实现,向自己的人生理想稳步前进。
多元实践锻炼,为年轻干部发展“立柱架梁”。“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工作的真实写照,需得正确引导年轻干部认识到基层工作的复杂性。要敢于把年轻干部推向基层一线的关键岗位蹲苗历练,“刀要在石上磨,人要在事上练”,让他们参与到矛盾多、任务重、难度大的项目和工作。要引导年轻干部沉下身子、迈开步子,在常态化民生服务中积累经验、锤炼作风,在入户走访、落实政策、调解纠纷、值班值守等“关键小事”中积累经验,锻炼其组织协调、应急处突、沟通群众与化解矛盾的能力,并允许年轻干部在“试错”中积累经验,在“解难”中突破自我,把“年龄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通过这些多元锻炼,全方位搭建起适应基层工作的能力框架,为他们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优秀干部提供有力支撑。
健全培育机制,为年轻干部成才“添砖加瓦”。塞罕坝三代人的接续奋斗,将荒原变成了林海,彰显了代代相传、薪火不息的传承精神,更以“一辈带一辈”的生动实践,续写了培养年轻干部、筑牢事业根基的时代答卷。要构建“全周期培育体系”,既邀请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业务骨干与年轻干部结对帮带,通过“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传经验”助力其褪去“书生气”、增添“泥土味”;又动态跟踪干部成长轨迹,结合其岗位需求、能力短板精准匹配培训资源,用“滴灌式”培育替代“大水漫灌”,确保成长有方向、提升有路径。要完善“实绩导向评价机制”,以“一线表现、群众口碑、工作实绩”为核心标尺论英雄、定优劣,对在一线表现突出、群众认可的年轻干部优先推荐,引导他们把心思放在干事上,让培育机制真正成为年轻干部成才的“助推器”。(日照市莒县碁山镇:李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