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举行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座谈会并讲话。陈云同志这位被亲切称为“红色掌柜”的革命家,其留下的宝贵财富,特别是“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选人思想和“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方法,历经数十载仍然熠熠生辉,为我们精准识别干部政治素质立起了标杆、指明了方向。组织部门作为选人用人的“守门人”,要系统学习、深刻领悟,把这笔财富真正学到手、用起来,转化为选贤任能、锻造铁军的“硬功夫”。
学好“广度之经”,织密“考察网”,覆盖无遗“识全貌”。向“红色掌柜”请教,首要学其“全面了解”的严谨。政治素质考察不能有盲区,更不能搞特殊。无论身处哪个层级、哪个岗位,所有都应该一视同仁地接受组织的“政治把脉”。特别是身处一线的基层干部,他们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其一言一行就是群众感知党的形象的“窗口”,其政治素养和作风品行如何,直接关系民心冷暖。考察的“筛眼”必须收紧,要坚决杜绝“选择性考察”“重点性忽略”,无论身处核心部门还是偏远岗位,无论担任主要领导还是普通职务,只要在组织部门的考察视野内,拟提拔重用的要“严查”,职级晋升的要“细察”,平级交流的也要“过筛”,确保“进必查、动必核、任必审”,不让任何一名干部成为政治考察的“漏网之鱼”。只有把这张“识人网”撒得开、织得密,标准立得正、把得严,选出来的干部才能压得下担子、扛得起大梁。
读懂“维度之经”,广纳“八方言”,多维透视“画准像”。“红色掌柜”的识人之道,贵在多维印证。政治素质考察最忌“管中窥豹”,评判一个干部政治过不过硬,光听其言远远不够,关键得观其行、察其效、验其果。那些写在报告里的忠诚担当、为民情怀,最终要靠面对大是大非时的立场抉择、推动发展稳定的实际成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行动、对待个人名利地位的淡泊态度来印证。要构建多维度的“广角”考察体系,既要看其在专业领域施展才华的本事,更要透过这些本事审视其背后的忠诚度、原则性;既要看他平时表现的政治底色,更要检验其在关键时刻、复杂局面下扛重担、解难题的实战能力。同时,还要敞开大门听声音,既听组织评价,也听同事口碑,更听群众感受,让各方面的信息相互碰撞、彼此印证,才能去伪存真,把干部的政治底色看得更真切、更丰满,避免“雾里看花”的“浅表化考察”。
悟透“辨真之经”,严把“真实关”,去伪存真“过细筛”。“红色掌柜”的诸多成就,都基于他“只唯实”的工作作风。给干部的政治素质下结论,是关乎干部政治生命和事业前途的严肃之事,也要秉持“只唯实”的工作作风,慎之又慎、实之又实,不允许半点马虎和偏差。要在辩证分析中把握好分寸火候,评价成绩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既不人为拔高唱赞歌,也不吝啬肯定挫伤积极性;分析问题要客观全面,区分性质、程度和影响,既不放大问题“一棍子打死”,也不轻描淡写搞“下不为例”。考察过程务必严谨规范,不能凭主观印象“想当然”,要多用具体事例和数据说话,少用空泛的形容词搞标准模糊的“一刀切”,更不能让缺乏依据的“政治帽子”满天飞,确保每一项评价都言之有据、持之有理、站得稳脚,让政治素质考察真正成为精准画像、公正用人的坚实基石,让组织放心、干部服气、群众满意。(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委组织部:慈英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