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创造票房奇迹的背后,导演饺子的故事尤为动人。这位弃医从画的年轻人,用五年时间闭门创作,三年打磨影片,最终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呐喊震撼了中国动画界。饺子导演的经历恰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年轻干部应有的精神图景——梦想为人生导航,热爱为事业赋能,坚持为理想筑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年轻干部更需要奏响梦想与热爱的“三重奏”,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
年轻干部当以梦想锚定人生坐标,在仰望星空中找准前行方向。饺子导演原本是华西医科大学的高材生,却因对动画的热爱毅然转行,从零开始学习三维动画软件。这种"破釜沉舟"的选择背后,是对梦想的清醒认知与执着追求。年轻干部亦是如此,不能将职业简单视为谋生手段,而应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要跳出“舒适圈”思维,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在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基层治理等广阔天地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年轻干部要把热爱作为破解难题“金钥匙”,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饺子导演创作期间曾连续数月每天工作20小时,反复修改剧本66稿,哪吒形象设计超过100版。这种近乎偏执的投入,源于内心纯粹的热爱。年轻干部面对繁琐的基层工作,同样需要这种热爱情怀,要培养对工作的“工匠精神”,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要厚植为民情怀,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当工作成为热爱,困难便成了进步的阶梯。
年轻干部要把坚持作为梦想照进现实的桥梁,在久久为功中成就事业辉煌。《哪吒》制作过程中,因经费紧张,饺子一人包揽编剧、导演、美术设计等多重角色,甚至亲自为角色配音。这种坚持不是简单的毅力比拼,而是对艺术标准的坚守。年轻干部的成长同样需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定力,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也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既要学会在“冷部门”坐得住,也要敢于在“热战场”冲得上。每一次走访入户、每一份政策落实、每一件民生实事的办理,都是通向梦想的坚实台阶。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李大钊的箴言至今回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年轻干部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要把个人奋斗的“小目标”融入党和国家事业的“大蓝图”。唯有如此,方能在服务人民的不懈奋斗中,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焕发夺目光彩。梦想与热爱,终将照亮年轻干部前行的每一步。(阳谷县委组织部:孟凡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