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以“规”正行 以“廉”润心
时间 :   2025-05-07 15:1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陈文华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近日,中办国办印发新修订的《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从制度层面细化了农村基层干部履职的“标尺”和“红线”。这一举措既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重要保障。农村基层干部身处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其廉洁与否直接关系群众获得感,其规范履职水平直接影响基层治理效能。唯有以“规”正行、以“廉”润心,方能筑牢乡村振兴的基石。


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之所以在履职中出现偏差,根源在于对权力边界认识模糊。有的将“微权力”异化为“谋私工具”,在惠民资金发放、土地流转中优亲厚友;有的以“土政策”代替国家法规,损害群众利益;还有的作风漂浮,将“守摊子”误认为“守规矩”。此次《规定》的修订,正是针对这些问题“靶向发力”,既明确了“禁止什么”,也清晰了“如何作为”。比如,对集体“三资”管理、民生项目监督等高频风险点作出具体约束,相当于为干部划出了“安全区”和“雷区”。组织部门应当以《规定》为教材,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干部知敬畏、存戒惧,真正将制度约束转化为行动自觉。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而执行的关键在于监督。现实中,少数地区对农村基层干部存在“重使用轻管理”倾向,监督往往停留在“纸面问责”,导致“小毛病”演变为“大问题”。破解这一困局,需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网络。一方面,要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作用,让群众成为“无处不在的探头”;另一方面,可探索“智慧监督”模式,通过大数据比对惠民资金流向、项目进度,及时发现异常线索。更重要的是,上级党组织须摒弃“护短”心态,对踩红线者严肃查处,真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


廉洁履职既要靠约束,也需靠引领。农村基层干部任务重、压力大,若只强调“不准为”而忽视“如何为”,可能滋生“躺平”心态。《规定》在划出底线的同时,也蕴含了对干部担当作为的期待。对此,组织部门应打好“严管厚爱”组合拳:对廉洁奉公、实绩突出的干部,在评优晋升、待遇保障上予以倾斜;对因敢抓敢管得罪人的干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还可设立“清廉履职标兵”等荣誉,激发内生动力。当干部感受到“廉洁是底气、实干有奔头”,制度才能真正从“墙上”落到“心上”。


“廉者,政之本也。”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需要每一名基层干部以清廉为笔、以实干为墨来共同绘就。以《规定》实施为契机,推动农村基层干部在思想上筑牢防线、在行动上守住关口,我们必能打造一支群众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乡村铁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清廉活力。(四川省泸县第六中学:陈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