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层层把关守底线:低保民主评议筑牢精准救助“防护网”
时间 :   2025-05-06 20:0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吴贤芳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低保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困难群众的“生命线”,是社会公平正义的“稳定器”。而低保民主评议则是确保低保政策精准落实、公平公正实施的关键环节。只有在低保民主评议中严把条件关、严把程序关、严把责任关,才能真正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让有限的低保资源发挥最大的民生保障效益,切实维护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严把条件关,精准识别困难群体。低保资格认定的核心在于准确界定困难群体,只有严格把控条件关,才能确保将真正需要帮助的群众纳入保障范围。需开展全面且细致的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对家庭成员的收入进行详细统计,不仅要关注工资收入,还需将财产性收入,如房产、车辆、存款等纳入统计范畴。同时,积极建立多部门数据共享机制,与税务、金融、房产等部门对接,打破信息壁垒,全面掌握申请家庭的经济状况。此外,综合考量家庭实际生活状况,如居住条件、医疗支出负担等。设立邻里走访、社区调查等调查环节,工作人员深入困难家庭,实地了解其生活困境,做好详细记录,避免出现“漏保”或“错保”现象。并且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及时调整保障标准或退出保障范围,确保将真正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


严把程序关,规范评议流程确保公平。评议前,需做好充分准备工作,对申请资料进行反复核实,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同时,精心挑选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评议小组成员,涵盖村(社区)干部、居民代表等,要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充分发表意见,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表决,杜绝“人情保”“关系保”现象。评议中,严格按照既定流程开展,给予每位成员充分发表意见的时间和机会,保证评议过程公开透明,并对整个过程进行全程记录,以便后续追溯和审查。评议后,及时在村(社区)公示栏公示结果,接受群众全方位监督,对于群众提出的异议,及时进行调查核实,并给出合理答复与处理。


严把责任关,强化监督问责提升公信力。责任落实是低保民主评议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只有明确各方责任,强化监督问责,才能确保低保政策执行不走样、不变形。明确评议小组成员的责任。评议小组成员需对评议结果负责,在评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不得徇私舞弊、弄虚作假。若因个人失职、渎职导致评议结果失实,应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纪律处分等。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管理监督,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与廉政教育,提升其业务水平与职业道德素养。构建多元化监督体系,整合内部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等多种力量,拓宽监督渠道,如设立举报热线、举报信箱等。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在低保工作中出现的违规操作、滥用职权等行为,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以此提升低保工作公信力与群众满意度。


低保民主评议的“三把关”机制,是保障低保政策公平公正实施的重要举措。通过层层把关,有效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让低保政策真正成为困难群众的“暖心工程”,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积极作用。(从江县宰便镇人民政府:吴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