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廉政在线 >
廉政在线
以八项规定为纲 锻造廉洁自律硬脊梁
时间 :   2025-04-25 13:5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杨红艳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如刀刃向内的“破题之笔”,勾勒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清晰轨迹。对党员干部而言,八项规定不仅是悬在头顶的“戒尺”,更是校准行为的“基准线”。唯有以规定为纲、以自律为尺,方能在复杂环境中挺直腰杆、行稳致远,锻造堪当重任的“硬脊梁”。


以“纲”立规:让八项规定成为行为坐标。八项规定之所以成为管党治党的“纲”,在于其抓住了“关键少数”、瞄准了作风要害。从精简文件会议到规范公务接待,从整治“车轮上的腐败”到狠刹“舌尖上的浪费”,每一条规定都直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为党员干部划出“不能为”的红线。党员干部当把规定刻进心里、融入行动,在调研中拒绝“盆景式”考察,在决策中摒弃“拍脑袋”作风,在交往中严守“亲清”界限,让每一次履职都经得起群众目光与历史标尺的检验。


以“严”铸魂:在自我革命中淬炼品格。廉洁自律的“硬脊梁”,源于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党员干部需以八项规定为“镜子”,常照思想之尘、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面对利益诱惑时,要以“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的定力守住底线;面对复杂环境时,要以“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清醒净化圈子;面对小事小节时,要以“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的自觉防微杜渐。唯有在“小事”中守得住原则,才能在“大事”前扛得起责任。


以“行”示范:用担当作为擦亮公仆底色。廉洁与自律不是“不作为”的挡箭牌,而是“敢作为”的压舱石。八项规定的最终落点,是推动党员干部把心思用在谋发展、惠民生上。从脱贫攻坚一线的“脚印丈量”到疫情防控前沿的“逆向而行”,从改革深水区的“破冰突围”到服务群众中的“枝叶关情”,党员干部的“硬脊梁”要体现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实践中。既要管住“乱伸的手”“乱迈的腿”,也要甩开“怕担责的膀子”“绕弯子的脑子”,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在实干中彰显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以“常”固本:在长效坚守中涵养生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廉洁自律没有休止符。八项规定实施十余年来,从“激浊扬清”到“化风成俗”,折射出管党治党从“治标”向“治本”的深化。党员干部要把遵守规定作为一种政治自觉、一种生活习惯,既在“年节假期”等节点上绷紧弦,也在“八小时外”的日常中守好门;既要管好自己,也要带好队伍,以“头雁效应”带动“群雁齐飞”。唯有让清正廉洁成为党内生活的“新常态”,才能让八项规定真正成为滋养政治生态的“源头活水”。


   “纲举”才能“目张”,“行端”方能“致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员干部当以八项规定为“纲”铸魂、以自律自省为“器”修身,在风浪考验中挺直脊梁,在诱惑围猎前站稳脚跟,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公仆”的深刻内涵,让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成为新时代奋斗者最亮丽的底色。(贵州省从江县林业局:杨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