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吹遍神州大地,成为新时代共产党人作风建设的一张“金色名片”。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关乎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则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关键切入点和有力抓手。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坚守初心使命的生动映照。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八项规定从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件简报等具体问题抓起,看似细微,实则处处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精简会议,能让干部有更多时间下沉基层,倾听百姓心声;减少文件,可避免文山会海,让政策落实更高效。回顾过去,多少干部曾因繁文缛节束缚,难以真正深入群众。如今,八项规定打破这些桎梏,干部们轻装上阵,走进田间地头、社区街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加紧密。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作风问题绝非小事,它是思想问题、党性问题的外在表现。一些党员干部作风散漫、贪图享乐,久而久之,就会滑向腐败的深渊。八项规定的出台,给党员干部戴上“紧箍咒”,拉起“高压线”。从整治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到严禁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一系列举措剑指作风顽疾,对违规违纪行为露头就打、从严查处。这不仅净化了党内政治生态,更向全社会表明了我们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只有党员干部作风过硬,党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好的作风是一种生产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工作中,求真务实的作风能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各项政策落地生根;艰苦奋斗的作风能激发干部群众的创业热情,汇聚起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数百万干部深入贫困地区,以扎实作风精准帮扶,啃下一块块“硬骨头”,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在突发应急事件中,无数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岗位,守护人民生命健康,展现出强大的执行力和担当精神。正是因为有八项规定带来的作风之变,我们才能在各种风险挑战面前砥砺前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然而,作风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也绝非一劳永逸。当前,仍有少数干部心存侥幸,搞隐形变异“四风”问题。有的“不吃公款吃老板”,有的“隔空收礼”,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对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持之以恒正风肃纪。要加强监督检查,创新监督方式,运用大数据、信息化手段,让违规违纪行为无处遁形;要强化教育引导,加强党性修养,让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筑牢抵制不良作风的防线。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持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八项规定为笔,饱蘸为民服务的深情,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绘就党的作风建设新画卷,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兵团六建劳务公司:杨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