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已成为新时代共产党人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作为管党治党的“施工队”,组织部门既是八项规定的践行者,更是推动者,必须始终以“规矩之严”校准政治坐标、以“作风之实”砥砺担当品格,让八项规定在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中持续释放穿透力、引领力。
立根铸魂,在深学细悟中筑牢“政治规矩”。八项规定不是简单的行为约束,而是蕴含着“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逻辑。组工干部当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学习八项规定精神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通融合,既从“抓作风如何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维度领悟历史性成就,更从“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中把握其时代价值。要持续开展“纪律规矩入脑入心”行动,将八项规定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必答题、政治监督必查项,推动党员干部把“不能”的敬畏转化为“不想”的自觉,让铁规禁令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靶向施策,在常态长效中拧紧“制度链条”。作风建设决不能有“疲劳综合征”,必须用制度创新破解“隐形变异”新问题。组织部门需紧盯“关键少数”,完善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婚丧喜庆事宜“双报告”等制度,建立“八小时外”作风预警机制,抓早抓小“酒桌应酬”“指尖形式主义”等苗头倾向。要深化“正向激励+反向约束”机制,把落实八项规定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硬杠杠”,对顶风违纪者“一票否决”,对作风过硬者优先使用,树立“越往后越严”的鲜明导向。注重将基层减负成果固化为制度规范,持续整治督查检查“过度留痕”、调研“走秀场”等问题,真正为实干者松绑减负。
躬身力行,在知行合一中厚植“为民本色”。八项规定镌刻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组工干部既要当“监督员”,更要做“示范员”,主动走出机关、走进群众,把“办公室思维”转换为“田间地头工作法”。要推动“一线淬炼”常态化,引导干部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实践中涵养“把群众小事当大事”的情怀,用“脚上沾泥”破除“官僚作派”,以“事不避难”抵制“躺平心态”。健全“民声呼应”机制,把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纳入巡视巡察、述职评议重点,将“问题清单”变为“履职清单”,让党员干部在解决急难愁盼中锤炼严实作风,切实把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新时代组工干部当以八项规定为镜,常照履职之责、常省为民之心、常修律己之德,持续擦亮作风建设“金名片”,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注入更强组织动能。(山东省乐陵市委组织部:王雪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