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经济民生 >
经济民生
新疆库车市:一根红薯藤 串起一条致富链
时间 :   2025-09-26 18:05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徐秀芳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初秋时节,库车市齐满镇白杨村的千亩红薯迎来大丰收。在种植基地,挖薯机来回穿梭,个头匀称的红薯破土而出,村民们忙着去泥、分拣、装袋,不起眼的小红薯正变身为带领全村增收的“致富果”。


“今年我将家里的5亩土地进行流转,每亩有600元的收入,平时还管理红薯地,一天能挣100元,一年下来能有2万元收入,日子越来越好了。”村民吐尔洪·阿吾提说。


齐满镇白杨村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土壤富含硒元素,发展富硒农业潜力巨大。2025年,村“两委”和阿克苏地区纪委监委驻村工作队经过走访调研,选定市场认可度高、价格稳定的富硒红薯作为特色,带动村民增收。


说干就干。在镇党委的支持下,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整合土地资源,鼓励300户村民将1300亩麦茬地和房前屋后闲置土地进行承租,引入新农人示范种植,从河南开封引进西瓜红、龙九、烟薯等优质品种,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动员村民共同参与。


为提高种植水平,新农人王代祥邀请河南开封红薯专家到村,在红薯种植关键期,围绕插秧、打药、铺设滴灌带等技术,开展为期20天的红薯种植技术培训,通过专家讲技术、农户实地学,面对面解难题。


如今,全村1300亩红薯品相好、亩产达1.5吨,总产量约1950吨,市场竞争力和价值显著提升。


村“两委”申请乡村振兴项目800万元,王代祥投资300万元,建成红薯粉条加工厂,加工出粉条、冻干片等产品,销往上海、广州等地,打造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红薯茎秆加工成脱水“黄金菜”,作为特色野菜供应餐饮企业;残次品和茎叶制成青储饲料,直供周边养殖场。


“加工厂建成后,村民种红薯每亩纯收入能达到5000元,村集体通过育苗加工,每年收益能增加30万元,别看这个小小的红薯,真正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果子’。”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张新华算起增收账,对未来满怀憧憬。(通讯员:徐秀芳、周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