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明确提出要以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作为夏格庄镇青年尖兵,我从财政所到经济口的岗位转换中,从双山政德教育基地的讲解词到企业车间的脚步声里,真切见证了党建如何为乡村振兴注入磅礴动能。
一、党建是产业振兴的 “定盘星”
党建是产业振兴的 “定盘星”,这一点在财政岗位时便深有体会。夏格庄镇聚焦“四园一基地”建设,财政资金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既支持高瑞德智能机械等高新企业落地,又培育点石文具等本土骨干成长。转岗经济口后,我更直观感受党建赋能企业发展的温度:通过 “夏”午茶营商品牌,我们将青岛数字化转型奖补政策送进车间,协助企业完成技改报数;依托 "四好" 商会平台,为企业对接融资、人才服务,让党建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 "红色纽带"。
二、党建是农业升级的 "动力源"
党建是农业升级的 "动力源"。夏格庄镇以党组织为核心,构建 "中心 + 镇村服务站 + 村集体 + 农户" 四级农业服务体系,通过 "粮食银行" 的 "活期、定期、入股" 模式,让 5 万亩土地的粮食实现 "耕、种、管、收、烘、储、售" 全链条增值,助农增收近 2000 万元。在政策宣讲中,我常以这些数据为例,让村民读懂党建引领下 "科技兴农" 的实惠,这比单纯说教更有说服力。
三、党建是文化振兴的 "根与魂"
党建是文化振兴的 "根与魂"。兼任双山政德教育基地讲解员的日子里,张梦鲤 "清、慎、勤、智、仁、勇" 六字家训让我深刻明白:乡村振兴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镇党委深挖乡贤文化,通过 "家风胡同" 建设、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让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使双山村治理成本下降 50%。我把这些治理故事带上演讲台,让更多人看见党建凝聚的文化力量。
从财政资金保障到企业精准服务,从粮食安全守护到文化根脉传承,夏格庄的实践印证了 "党建强则乡村兴" 的真理。作为青年尖兵,我将继续以政德为镜、以实干为笔,在数据归集里算清振兴账,在政策传达中架起连心桥,让青春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夏格庄镇:李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