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年轻干部成长指明了实践路径。乡镇基层,正是年轻干部淬炼品格、增长才干的“练兵场”。唯有将根须深植于此,方能在风雨洗礼中锻造出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材。
沉心墩苗扎深根。年轻干部需摒弃“过客”心态,以“既来之,则安之”的从容,甘于在征地拆迁一线磨破嘴皮,乐于在田间地头共话桑麻,将“耐得住繁琐”视为党性修养的“必修课”。要像“钉钉子”一样深入社区网格、项目现场,在调解纠纷中领悟乡情民意,在推动政策落地中感知民生温度。向“老乡镇”学方法,向群众学智慧,将“土办法”与“新理念”结合,练就“脚下沾泥、心中有底”的硬功夫。此过程恰如“墩苗”,抑制虚长,促根下扎,方能积蓄凌云之力。
淬火成钢挑重担。身处基层发展一线,年轻干部要胸怀“国之大者”,在服务大局中展现作为。信念是“压舱石”,要将个人追求融入店埠高质量发展实践,使处理劳资纠纷、引进优质项目、创建美丽庭院都彰显价值追求。岗位是“淬火池”,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要勇于在招商引资、信访维稳、环境整治等“吃劲”岗位淬炼,主动接过“烫手山芋”,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中锤炼“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政治定力。创新是“开山斧”,要发挥优势,在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治理效能等方面,将政策“设计图”转化为惠民“实景画”。
赋能蓄势强本领。“宝剑锋从磨砺出”,年轻干部要在“专”上下功夫,发扬“安专迷”精神,无论是精通项目建设,还是熟悉农技服务,都要力求成为“政策通”“活字典”。要在“实”上见真章,“纸上得来终觉浅”,以“钉钉子”精神把民生项目、营商环境等每项工作做实做细,不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七种能力”。要在“情”上守初心,永葆赤子情怀,将群众“急难愁盼”放在心上,用脚步丈量乡镇街巷,用真心倾听村民诉求,用汗水浇灌希望田野。(山东省莱西市店埠镇政府:任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