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犹如一面明镜,既映照出党的优良传统,更折射出新时代的使命召唤。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指出,年轻干部要时刻警醒自己,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新时代年轻党员干部要做勤俭节约的先锋战士,传承与运用好节俭朴素,力戒奢靡的传家宝。
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勤俭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从南湖红船启航时,就把勤俭节约刻在精神里。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穿着补丁摞补丁的棉衣作报告;周恩来同志用刮脸刀片将铅笔削到握不住才换新。这些不是历史剪影,而是流淌在共产党人血脉中的精神基因。新时代年轻党员要读懂,一个笔记本反复使用不是寒酸,而是对资源的敬畏;一顿工作餐光盘不是作秀,而是对民生的牵挂。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基层的党员干部把办公经费精确到每一分钱,把省下的资金用于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事情,这些鲜活实践证明,勤俭节约不是束缚手脚的枷锁,而是提升工作效能的助推器。年轻党员要学会在厉行节约中涵养政治品格,让“过紧日子”的思想自觉转化为“为民办实事”的行动自觉。
构建新时代勤俭节约实践体系。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末梢,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党组织要成为培育勤俭作风的红色熔炉。要将勤俭节约融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中转化为可见可感的具体行动。数字技术为传统节约理念插上创新翅膀,年轻干部要发挥创新思维的作用,运用大数据技术,善用“互联网+”思维,常用新科技力量,把勤俭节约转化为治理效能。让制度约束与教育引导双轮驱动促进节约习惯的自然养成,用这种刚柔并济的工作方法,引导现有政府机关向党建引领节约型机关的建设。
在新时代长征路上书写节约答卷。年轻党员要把勤俭节约作为党性修炼的实践课堂。在乡村振兴一线,党员干部可以通过推行“绿色办公”,用电子文档替代纸质材料,用视频会议减少差旅消耗;在城市社区,青年党员组织“旧物改造”志愿服务,让闲置资源重获新生。这些点滴行动,正在重塑新时代党员干部的形象标签。在科技创新前沿,青年科研党员带头践行“绿色实验”,通过改进工艺流程降低耗材使用。这些生动实践表明,勤俭节约与高质量发展不是对立命题,而是相得益彰的统一关系。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这些自我革命的具体行动,正是年轻党员对“打铁必须自身硬”的生动诠释。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年轻党员要清醒认识到:我们节约的每度电、每张纸、每分钱,都是在为民族复兴积累能量。当勤俭节约成为新时代青年党员的集体自觉,当党建引领下的节约实践蔚然成风,我们就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这不仅是践行《条例》的具体行动,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时代回答。让青春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是历史赋予年轻党员的光荣使命,也是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必答题。(贵州省榕江县车民街道办事处:田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