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基层党建 >
基层党建
基层减负:双向奔赴的“减法”与“加法”
时间 :   2025-02-26 19:2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崔恩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基层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坚实基石。基层减负,不仅是为基层干部松绑,更是激发基层活力、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举措,这是一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双向奔赴”,需要我们用“减法”去除负担,用“加法”增添动力。

“自上而下”为基层“减负松绑”。基层干部的“负重前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上级部门的“层层加码”和形式主义的“花样翻新”。因此,基层减负首先要做好“减法”,一方面,要精简会议和文件,减少不必要的形式主义,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深入群众、了解民情。另一方面,要优化考核评价机制,避免“唯痕迹论英雄”,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引导基层干部将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做表面文章”。


“自下而上”为基层“赋能增效”。基层减负并非简单地“做减法”,更需要通过“加法”来增强基层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对此,要赋予基层更多的自主权和资源,通过灵活的政策和足够的资源来支撑,上级部门充分信任基层,给予基层在政策执行、项目实施等方面的更多自主权。同时,要加大对基层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让基层干部有更多“弹药”去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基层治理的效能。


“双向奔赴”构建基层治理新生态。基层减负的双向奔赴,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加高效、务实、充满活力的基层治理新生态。在这个新生态中,基层干部能够将精力聚焦于服务群众、推动发展;上级部门能够更加科学地指导基层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协同共进的良好局面。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只有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实现基层治理的良性循环。同时,要加强监督和问责机制,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为基层减负保驾护航。(中共青岛市即墨区委组织部:崔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