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基层反映:统计执法队伍建设扩员难需亟待解决
时间 :   2025-02-10 20:24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潘存来 一审:宁基   二审:陈雄   三审:周满荣

依法统计是依法治国的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统计领域的具体实践。然而统计执法队伍人员在设备配备上完整性直接影响统计高质量发展的效果,目前基层统计部门在统计执法队伍考证、人员身份限制、人员执法设备配备上明显存在不足和短板,亟待关注和解决。


一是统计人员执法资质缺失难以执法。目前在基层统计服务工作中,基层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往往身兼数职,工作量大,任务多,在统计执法过程中统计执法人员必须进行亮证执法,而统计执法的取得需要通过全国性考试合格后才取得执法证,基层统计人员平时因业务工作的繁忙没有在统计执法考试中下足功夫,加上执法工作报考人员因年龄结构偏大因动力不足而无法获取执法证,县级基层统计部门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每年由地区组织的全国性统计执法考试,虽然报考人数逐年增加,但因工作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存在应付考试都未取得执法证。


二是统计人员身份编制不符无法执法。在基层统计部门,统计执法人员身份和编制是必须选项,执法人员身份必须是公务员编制,虽然在基层统计部门基层统计人员较多,可受身份限制,公务员身份编制少,而具备公务员身份的往往是领导班子成员或一些在领导班子退下来的人员,而班子虽然具备公务员条件,但还需要通过考证才具备执法资格,但通过报名考试后因事务繁杂或年龄原因无法取得执法证年轻干部又没因事业身份不具备考试资格,导致基层统计部门业务能力强的年轻干部因事业身份无法报名参加统计执法资格考试,领导班子成员因管理身份工作多而具备资格又因工作繁忙报名考试确考取执法证情况,因此,出现无执法证而无法进入企事业单位进行执法。


三是统计人员设备配备不够不足执法。统计人员与纪检、公检司法一样,执法过程都一样,但目前执法设备配备明显不足甚至接近于无。在执法过程中同样需配备软件和硬件设备,比如录音录像的相关设备,加上执法能力和力量不足就基层而言,出现了无统计执法队而不足以执法。统计执法除了具有执法证之外还必须具备较高水平的综合执法能力,对案件有较强的分析判断、应变处理能力,必须熟悉有关统计业务知识,对统计各专业报表情况有所了解,还要掌握与业务相关的法律知识(包括宪法及基本行政法律法规,与统计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执法程序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具备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从以上要求看,基层统计执法因身份限制、人力的不足,人员素质的不高严重影响了执法质量的提高。比如:有些基层统计部门一年甚至几年都没有进行统计执法案件的办理就是一个最重要的证明,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统计法》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危害了基层统计部门的信誉和声望。


建议:由于统计调查对象的日趋复杂化和统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使统计调查单位多元化、统计信息的需求多样化,统计工作的难度愈来愈大。为了切实保障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使基层统计在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经济“气象台”、社会“听诊器”和市场“温度计”的作用。因此加大统计执法力度,发挥统计监督职能已成为当前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而加强统计执法队伍人员配备扩员成为当务之急的问题。因此,不断加强统计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依法治统的关键,只要基层统计部门有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不断打击惩罚违法者,不断向全社会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对推动统计法制化建设将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基层统计部门只有强化执法力度和强度,就能能有效利用各种教育惩戒手段,通过执法不断提升《统计法》的威慑力和社会认知力,确保统计数据高质量发展,也才能为基层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更有效的服务。(从江县统计局:潘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