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借调”不该是“捷径”
时间 :   2025-10-20 18:53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杨志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有的上级部门将“借调”当作完成工作的“捷径”,把“锻炼机会”全推给借调人员,本单位干部则常年“摸鱼”。有的干部将“借调”当作“逃离”基层的“捷径”,凭借“关系”将编制挂靠在基层,自己则长期在城区单位上班,“服务期”满就办调离。


“变味”的借调往往令被“借”单位人手紧张,只能让留守干部“一人多岗”应付各项工作。而“借人”单位却往往“满编超员”,对被“借”单位只谈“借”不谈“还”,对被“借”人员只谈“借”不谈“调”,使得短“借”变长“借”。同时,除少量能“借满办调”的人员外,大部分被“借”人员也有自己的委屈,长期“悬空”的工作状态往往使他们“两头受气”。在借调单位是没有编制享受不到同等待遇的“局外人”,在编制所在单位则是平时不见人,年底考核抢“优秀”的“讨厌人”。


“借调”不该是上级部门使用干部的“捷径”,也不应是个别“关系户”逃离基层的“捷径”。幸好,《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及时出台,其中第四部分关于“借调”的具体规定只要落实到位,那些妄图通过“借调”走“捷径”的部门或个人将再无可能,被“借”单位和被“借”个人也不用再左右为难。(泸县财政局: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