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组工“灯塔”耀我心
时间 :   2025-07-03 19:00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姬雯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5年前,大学毕业的我在乡镇组织办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名组工干部,3年前,我加入了县委组织部的大家庭,对组织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也对“优秀组工干部”的模样,有了更清晰的画像。他们如灯塔般默默矗立——由信念铸就根基、以公正为骨架、凭精专点亮光芒、靠作风传递温度,为前行者指明方向。


灯塔的根基是磐石般的政治品格。优秀的组工干部,必是政治上的“明白人”。组织部门是党员之家、干部之家、人才之家,组工干部们深知“组织路线服务政治路线”的千钧分量,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这份对党的事业的绝对忠诚,并非空洞口号,而是融入每一次干部考察的细致严谨、每一次政策执行的毫不动摇。对我身边的领导同事而言,这份品格是不论夜晚还是周末对待工作的“一心一意”,是不论多么紧急的任务都能立马抽调去一线的“二话不说”,是组织科去跑镇街脚下沾上的泥,是人才科服务人才研究政策手里的书,是干部科进行干部调配时关上的门,这忠诚是灯塔的基石,任凭风浪激荡,始终岿然屹立。


灯塔的骨架是挺立的正气与公道。组工干部手中握着“秤杆”,关乎人心向背。优秀的组工干部,必是公道正派的“守门人”。他们深知“公道自在人心”的分量,始终把公心摆在首位。考察干部时,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既不因关系亲疏而倾斜,也不为外界干扰所动摇;评价干部时,敢于讲真话、道实情,像精准的“刻度尺”一样,客观呈现德才实绩。他们深知,唯有“一碗水端平”,才能让实干者不寒心、让钻营者无空子。记得有一次跟随部领导去乡镇进行干部调研,领导对每一个谈话对象的耐心倾听询问,对每一个干部的精准把握评价,给刚刚进入组织部的我很大的震撼,这让我明白干部调研的重要性,并不是可以东拼西凑的调研报告,也不是谈话考察的走马观花,报告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语都是经过反复斟酌后形成,而这份对待干部极其负责的态度,这份凛然正气,正是灯塔挺拔的骨架,撑起一片组织工作的朗朗晴空。


灯塔的光芒源自精湛的业务能力。组织工作专业性强、政策性强。优秀的组工干部,必是业务精湛的“政策通”。他们如饥似渴钻研政策法规、熟悉干部情况、精通工作流程,是名副其实的“活字典”与“行家里手”。无论是制定周密的干部调配方案,还是解答基层复杂的政策咨询,他们总能精准把握、高效落实。在日常工作中,我的同事领导们会为了准确回复一个咨询电话,翻书研究、探讨;会为了文件上的一个词语的使用,反复斟酌研判,这份专业素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源自无数个伏案加班的夜晚,源自对每一个细节的反复推敲。正是这份精专,让灯塔之光穿透迷雾,精准照亮组织工作的关键航道。


灯塔的温度来自扎实的作风与奉献。组织工作常常是“幕后”的艰辛。优秀的组工干部,必是甘于奉献的“老黄牛”。他们深知岗位的特殊性,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他们作风严谨细致,面对浩繁的档案材料,像“绣花”般一丝不苟;他们严守组织纪律,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不该做的坚决不做。这份严谨与自律,并非刻板教条,而是对组织、对干部高度负责的体现。他们心中装着事业,肩上扛着责任,虽默默无闻,却以无言的付出,传递着灯塔的恒久温度。


榜样在前,重任在肩。作为年轻一代的组工干部,我深知自己距离心中那座“灯塔”尚有差距。但我愿将这份“灯塔”的意象深植于心,让它指引我前行的每一步,不断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涵养公道正派的价值追求,磨砺精益求精的专业本领,秉持严谨务实的优良作风。让我们共同点燃心中的灯塔,在新时代组织工作的星河中,以点点微光汇聚成磅礴力量,为党的事业发展、为民族复兴征程照亮前路!(中共泗水县委组织部:姬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