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清风网主页 > 焦点视觉 >
焦点视觉
莫让“绳子”扯着走
时间 :   2025-04-24 10:17 来源:   清风网 作者:   申鸿奥 一审:宁基   二审:仇晴   三审:周满荣

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点、原点,不仅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决定因素,更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当前,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上级的考核、督查、任务安排如同一条条无形的“绳子”,扯着基层干部往前走。如果只是疲于“应付”,被“绳子”扯着走,不仅让干部身心俱疲,陷入“越忙越乱、越乱越忙”的怪圈,工作成效也会大打折扣。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总被“绳子”扯着,那边用力朝那动,容易催生线提“木偶”,导致基层治理“难难难”、没实绩。比如,有些基层干部整天忙于填表格、迎检查、追进度,遇到难题就生搬硬套,无暇思考解决实际问题方法途径,导致“忙而无功”;有些基层干部把“应付”当准则,热衷于“急群众之所急”当口号喊,除了“造盆景”,就是“凑数据”,对工作敷衍了事、一拖再拖,等到火烧眉毛才抓紧干干;有些基层干部产生“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消极心态,甚至选择“躺平”,往往应付工作安排,应付同事和领导,到处说“忙忙忙”,遇事“踢皮球”、“打太极”,组织调查发现此人群众获得感不强、同事评价不高,等等。总之,这些都是典型表现,值得警惕。


基层治理不是“提线木偶戏”,不能只靠外力拉扯。上级部门要刨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当成铁规矩、硬杠杠,减少不必要的考核和干预,给基层更多自主空间。视频会能落实的,没必要跑几十公里去陪会;电话能了解的,没必要让基层干部出人出车去接送;开个会能讲清楚的,更没必要得先交PPT、先写演讲稿,只要能把问题说清楚、把进展讲明白,不必搞那么多“花架子”。


基层干部也要学会“解绳结”,善于统筹、讲究章“法”,把精力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方法不对,努力白费。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一篇中就工作方式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指出“正确的方法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掌握了正确的工作方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层干部处在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社会利益的“交汇点”,干事创业首要就是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要在“为民”上做乘法,不忘为民初心,站在全局上来定位和谋划,展现共产党人的胸怀,提出前瞻性的工作思路。同时,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把“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做好,及时向群众传递温暖。要在“事多”上做减法,把握客观规律,分清轻重缓急,写好计划书、列出时间表,预备提前量,游刃有余推进工作,确保跳起来能摘到“桃子”。要在“人少”上做加法,从大处着眼,不拘于小事、小节,辩证看待问题对错,同时,发扬钉钉子精神,敢啃硬骨头、敢接烫山芋。唯有如此,基层工作才能绘好“对上负责,对下负责”实景图,摆脱“被动应付”的困境,真正跑出实效、干出实绩。(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委组织部:申鸿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