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凤庆县政协将协商议事平台直接搬到群众“家门口”,在腰街彝族乡腰街村村民张新华家的美丽庭院里,召开“院坝协商建机制,路通沟畅暖民心”专题协商议事会。
县政协领导、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腰街乡党委政府代表、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及村民代表等2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农村公路养护、沟渠疏通等民生痛点展开面对面协商,为破解基层基础设施管护难题探寻实招。 此次协商采用“实地调研+现场议事”的务实模式。会前,县政协联合腰街乡组建专项调研组,深入村组田间开展地毯式摸排,全面掌握了当地村组道路“重建轻管”、沟渠堵塞、管护资金短缺、人力不足等突出问题,精准收集了群众对基础设施维护的真实诉求,为协商会议筑牢“问题基础”。
“路和沟修好了是好事,但平时没人管、坏了才着急,管护缺资金、缺人手的问题得解决!”协商会上,村民代表朱家武开门见山点出关键矛盾,“这些设施是大家的,维护也得靠大家自觉。”村干部代表茶秀星则提出制度性建议:“该制定一份《路沟管护村民公约》,定规矩、共遵守、互监督,让爱路护沟成新风气。”参会人员踊跃发言、直击痛点,现场氛围热烈而务实。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县级交通、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结合政策法规逐一解疑释惑,现场回应诉求,搭建起“民意到政策”的沟通桥梁。
经过充分讨论,会议最终凝聚三项共识:一是建立管护责任体系。推行村级农村道路分片分段包保管理机制,明确管护“责任人”;二是健全养护制度。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单位,每月组织1次重点路段、排水沟渠集中清理,并将管路护路条款纳入村规民约;三是拓宽资金渠道。在争取上级补助的同时,鼓励本村企业、合作社及致富能人捐赠助力。 “办法大家想,事情一起干,解决管护问题更有信心了!”参会村民纷纷为这场“开到心坎上”的协商会点赞。
腰街乡党委负责人表示,将立即梳理协商成果,形成问题清单并倒排工期推进落实,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制定全乡统一的道路养护管理机制,推动管护工作常态化。 “前期调研扎实、群众诉求充分、部门回应有力,真正实现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县政协副主席李素华强调,此次院坝协商既是深化基层治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治理活力。下一步,县政协将持续跟踪督导,推动协商形成的“问题清单”加速转化为群众满意的“幸福账单”。(通讯员:王昭君)